第267章
他并不知道她失忆了,那就没有办法笃定她不会在殿前揭穿他们之间的关系。<br />
像他这样的人最好面子,讲究家丑不可外扬。<br />
所以情况极有可能是,许御丞对她很有意见,想要借着那些罪名抨击她。<br />
他从刚才到现在没有正眼看过她。即使在当面也没认出来他的亲生女儿,甚至要给她安上罪名。<br />
简直太荒谬,太可笑了!<br />
无所谓,毁灭吧!<br />
许乘月气怒交加,冷冷地说:大人,你就这么想把我赶尽杀绝吗?<br />
她不想喊父亲或者阿耶,选了一个极有距离感的称呼。<br />
大人?喊谁大人呢!<br />
这是见势不妙认错了?那也不至于直接认人作父吧?!这也太寡廉鲜耻,没有尊严了。<br />
御史们摇头,对她的行为鄙夷又唾弃。<br />
他们可没有一个姓许的女儿等等,许?!<br />
许御丞也是姓许的。<br />
御史们转头看向在场姓许的两位,接着倒吸一口凉气。<br />
连太后的目光也在他们之间不断游移,之前没有将这两个性子完全不同,来历也天差地别的人扯上关系,现在看着确实有些像啊。<br />
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br />
许御丞滔滔不绝的话被打断,眼底闪过一丝不喜,下意识地怒斥,谁是你家大人?!<br />
紧接着他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太对,在场同僚的眼神极为诡异,太后也默不作声地打量着。<br />
什么意思?<br />
他们的反应,让许御丞摸不着头脑,他条件反射地向问题的源头看去。<br />
骤然失声。<br />
他第一次正眼看向的这个女子,她长着一张许御丞无比熟悉的脸。<br />
七、七娘?许御丞瞳孔放大,哆嗦着嘴唇,颤声道。<br />
不,怎么可能是七娘?七娘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她不是应该<br />
许御丞脑中思绪混乱,整理不出一个线头,想不起来七娘现在本应该在哪儿。<br />
但绝不应该是在大明宫里,在太后面前,跟以他为首的御史们唇枪舌剑,互相攻讦。<br />
七娘也绝不会对她的父亲露出现在这样的神情,所以眼前的人绝对不是七娘,她怎么可能是开阳郡君呢?<br />
许御丞摇着头,不可置信。<br />
然而他的话无疑佐证了其他人的猜测。<br />
说是霹雳惊雷也不为过。开阳郡君竟然是许家七娘!是许御丞的女儿!<br />
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将人喷得狗血淋头的御史们,想起方才毫不留情的斥骂、诘问与攻讦,齐齐向后退了一步。<br />
太后更是瞠目结舌,差点拍案而起。<br />
她完全没想过事情竟会有这样的转折。<br />
第123章 来龙去脉<br />
太后原本想着, 开阳郡君或许如从她书上所写的那般,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br />
尽管有些不切实际,但她身上表露的一些有违和感的特质,恰如那本书上季娘子表现的性情。<br />
于是这个猜测虽然离奇, 但又合理。<br />
并且也跟她假造的户籍对上了, 很可能是她穿越到大唐之后没有户籍,所以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br />
她冷眼看着许御丞对开阳郡君诘问质询, 也是想顺便探探她的底细。<br />
身为掌权者的敏感多疑, 让她不可能全然地信任任何人,更何况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br />
她打算实在问不出来, 再把这件事随便找个由头,象征性做些惩罚,敷衍过去。<br />
总归是有功之臣, 不能叫人心寒。<br />
没想到却竟然问出了这么一番话,完全打破了她先前的猜测,她竟然是许御丞的女儿。<br />
那如此说来,她不可能是穿越而来的。<br />
既然这样,她手里制盐炼铁的法子,是怎么得到的呢?<br />
太后不期然想到了那本书的名字《秦始皇哭求拜我为师》<br />
或许那个穿越者是开阳郡君的师父?<br />
这样就说得通了。太后在心里推测。<br />
不过他们父女俩, 怎么闹到今天这个地步?<br />
她曾听过长安城中的一些传言, 好像说许御丞的女儿被送回老家襄州,似乎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什么不光彩的事。<br />
所以现在父女反目成仇了,许娘子才会说你想将我赶尽杀绝?<br />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真是太让人好奇了。<br />
八卦的天性人皆有之, 太后没想到还能看许御丞的热闹, 不由坐起了身子, 兴致勃勃地看着殿中的几人。<br />
不好将自己的兴奋表现得过于明显,免得失了君主的威严, 伤了君臣情分,太后板正面上的表情,显得极为严肃,像是对此事很重视。<br />
开阳郡君正寒着俏脸,对许御丞怒目而视。<br />
许御丞神经恍惚,反应不及,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敢相信眼前的就是她的女儿。<br />
殿中其余人的表情精彩纷呈,其他的几个御史瑟缩着往后退,宛如鹌鹑,再没有了刚才义正辞严,高声夺理的正义使者风范。<br />
旁边侍立着的内侍们也没有了以往谨言慎行的作风,竖起耳朵听着,私底下小动作不断,互相传递着激动的小眼神。<br />
太后坐在高位,正看得一清二楚。她微微转头,余光瞥向站在她身后的梁媪她也惊得不轻,没回过神来。
像他这样的人最好面子,讲究家丑不可外扬。<br />
所以情况极有可能是,许御丞对她很有意见,想要借着那些罪名抨击她。<br />
他从刚才到现在没有正眼看过她。即使在当面也没认出来他的亲生女儿,甚至要给她安上罪名。<br />
简直太荒谬,太可笑了!<br />
无所谓,毁灭吧!<br />
许乘月气怒交加,冷冷地说:大人,你就这么想把我赶尽杀绝吗?<br />
她不想喊父亲或者阿耶,选了一个极有距离感的称呼。<br />
大人?喊谁大人呢!<br />
这是见势不妙认错了?那也不至于直接认人作父吧?!这也太寡廉鲜耻,没有尊严了。<br />
御史们摇头,对她的行为鄙夷又唾弃。<br />
他们可没有一个姓许的女儿等等,许?!<br />
许御丞也是姓许的。<br />
御史们转头看向在场姓许的两位,接着倒吸一口凉气。<br />
连太后的目光也在他们之间不断游移,之前没有将这两个性子完全不同,来历也天差地别的人扯上关系,现在看着确实有些像啊。<br />
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br />
许御丞滔滔不绝的话被打断,眼底闪过一丝不喜,下意识地怒斥,谁是你家大人?!<br />
紧接着他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太对,在场同僚的眼神极为诡异,太后也默不作声地打量着。<br />
什么意思?<br />
他们的反应,让许御丞摸不着头脑,他条件反射地向问题的源头看去。<br />
骤然失声。<br />
他第一次正眼看向的这个女子,她长着一张许御丞无比熟悉的脸。<br />
七、七娘?许御丞瞳孔放大,哆嗦着嘴唇,颤声道。<br />
不,怎么可能是七娘?七娘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她不是应该<br />
许御丞脑中思绪混乱,整理不出一个线头,想不起来七娘现在本应该在哪儿。<br />
但绝不应该是在大明宫里,在太后面前,跟以他为首的御史们唇枪舌剑,互相攻讦。<br />
七娘也绝不会对她的父亲露出现在这样的神情,所以眼前的人绝对不是七娘,她怎么可能是开阳郡君呢?<br />
许御丞摇着头,不可置信。<br />
然而他的话无疑佐证了其他人的猜测。<br />
说是霹雳惊雷也不为过。开阳郡君竟然是许家七娘!是许御丞的女儿!<br />
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将人喷得狗血淋头的御史们,想起方才毫不留情的斥骂、诘问与攻讦,齐齐向后退了一步。<br />
太后更是瞠目结舌,差点拍案而起。<br />
她完全没想过事情竟会有这样的转折。<br />
第123章 来龙去脉<br />
太后原本想着, 开阳郡君或许如从她书上所写的那般,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br />
尽管有些不切实际,但她身上表露的一些有违和感的特质,恰如那本书上季娘子表现的性情。<br />
于是这个猜测虽然离奇, 但又合理。<br />
并且也跟她假造的户籍对上了, 很可能是她穿越到大唐之后没有户籍,所以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br />
她冷眼看着许御丞对开阳郡君诘问质询, 也是想顺便探探她的底细。<br />
身为掌权者的敏感多疑, 让她不可能全然地信任任何人,更何况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br />
她打算实在问不出来, 再把这件事随便找个由头,象征性做些惩罚,敷衍过去。<br />
总归是有功之臣, 不能叫人心寒。<br />
没想到却竟然问出了这么一番话,完全打破了她先前的猜测,她竟然是许御丞的女儿。<br />
那如此说来,她不可能是穿越而来的。<br />
既然这样,她手里制盐炼铁的法子,是怎么得到的呢?<br />
太后不期然想到了那本书的名字《秦始皇哭求拜我为师》<br />
或许那个穿越者是开阳郡君的师父?<br />
这样就说得通了。太后在心里推测。<br />
不过他们父女俩, 怎么闹到今天这个地步?<br />
她曾听过长安城中的一些传言, 好像说许御丞的女儿被送回老家襄州,似乎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什么不光彩的事。<br />
所以现在父女反目成仇了,许娘子才会说你想将我赶尽杀绝?<br />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真是太让人好奇了。<br />
八卦的天性人皆有之, 太后没想到还能看许御丞的热闹, 不由坐起了身子, 兴致勃勃地看着殿中的几人。<br />
不好将自己的兴奋表现得过于明显,免得失了君主的威严, 伤了君臣情分,太后板正面上的表情,显得极为严肃,像是对此事很重视。<br />
开阳郡君正寒着俏脸,对许御丞怒目而视。<br />
许御丞神经恍惚,反应不及,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敢相信眼前的就是她的女儿。<br />
殿中其余人的表情精彩纷呈,其他的几个御史瑟缩着往后退,宛如鹌鹑,再没有了刚才义正辞严,高声夺理的正义使者风范。<br />
旁边侍立着的内侍们也没有了以往谨言慎行的作风,竖起耳朵听着,私底下小动作不断,互相传递着激动的小眼神。<br />
太后坐在高位,正看得一清二楚。她微微转头,余光瞥向站在她身后的梁媪她也惊得不轻,没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