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br />关键是,这医学研究所的负责人,又是一位亲王!<br /><br />论智慧,陆知白拿出了种种前所未有的创新;<br /><br />论宏愿,达则兼济天下,栖霞已是生动的写照;<br /><br />论人脉,自身是驸马,年纪轻轻就封侯,与诸亲王甚至太子都关系匪浅……<br /><br />天底下还能有什么老师能胜得过陆知白?<br /><br />于是这一天晚膳之后。<br /><br />杨士奇便拱手躬身:<br /><br />“学生愿追随老师左右,听任驱使,还望先生不弃!”<br /><br />周志新眉头微凝,有些震惊。<br /><br />咋个?<br /><br />既然被陛下召过来,难道不是只有拜师这一条路可走吗?<br /><br />思索片刻,周志新也拱手说:<br /><br />“学生愿追随老师学习。”<br /><br />陆知白笑着抚掌:<br /><br />“既然如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的亲传弟子了~哈哈!”<br /><br />什么?我的弟子个个是大佬?<br /><br />让人很飘飘然啊。<br /><br />当前弟子六人,有三个是普通子弟。<br /><br />陆知白想起他们,便说:<br /><br />“对了,来排个序吧~大师兄,夏原吉。”<br /><br />耿小二就排老二。<br /><br />王青山第三。<br /><br />张大顺第四。<br /><br />杨士奇第五。<br /><br />周志新第六。<br /><br />至于剩下的一个蹇义,路途遥远,恐怕还在路上爬……<br /><br />杨士奇眉眼含笑,对夏原吉拱手:“大师兄。”<br /><br />周志新亦是拱手。<br /><br />陆知白道:<br /><br />“对了,你们来的太晚,有些东西已经讲过了,我懒得再讲。<br /><br />问大师兄吧,他的笔记向来齐全,讲得也好,你们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br /><br />于是他就让三人住一起,同吃同住,也方便交流。<br /><br />陆知白则是在栖霞别院的书房中,看书,琢磨事。<br /><br />改良火铳已经过去了挺久,现在制造工艺基本已经稳定。<br /><br />接下来是让那几个工匠师傅多多收徒。<br /><br />而火炮的改造,也要提上日程了。<br /><br />不然,等海船都造好了,上面总不能光秃秃的吧……<br /><br />现在洪武年间,最常用的是大碗口铳。<br /><br />水军也多有配备。<br /><br />但是,没有瞄准具,身管短,射速慢,射程近。<br /><br />毕竟是一代目,干啥啥不行……<br /><br />但后来,它又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新款。<br /><br />有车载大型炮,各种大将军炮。<br /><br />车载中型炮,灭虏炮。<br /><br />轻便、威力不错,但射程近,虎蹲炮。<br /><br />能够连发的多管式火枪,迅雷铳。据说最强的版本,可以一口气发十八弹。<br /><br />还有类似于霰弹枪的千子雷炮。<br /><br />知名度很广的,来自于欧洲的佛朗机炮。<br /><br />最强的,是一些历史学家称“十七世纪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红夷大炮!<br /><br />这炮本是明朝改进的,可笑的是,后金利用俘虏的工匠刘汉,再次成功仿制,改名红衣大炮。<br /><br />最后,轰碎了大明的河山……<br /><br />虽然红夷大炮很强。<br /><br />但陆知白首先就把它叉出去。<br /><br />因为,现在还是大碗口铳的时代……<br /><br />哪怕成功做出滑膛燧发枪,不代表在火炮上能照搬经验。<br /><br />第二点,红夷大炮的威力,也和其厚重性有关。<br /><br />大部分红夷大炮,重量在1吨以上。<br /><br />陆知白觉着,可以各种取长补短,最后造出一款综合性能最优的船炮。<br /><br />又到了拼命回想前世看过的资料的环节。<br /><br />抓耳挠腮,拔眉毛,拔头发……<br /><br />思考一番,陆知白觉得,先让他们造个虎蹲炮练练手。<br /><br />虎蹲炮轻便灵活,远程水战可能不好用,但在其他场景还是很重要的。<br /><br />然后,再和那些工匠交流,制作一些中小型的红夷大炮。<br /><br />这样,海船的武器装备就有着落了~~<br /><br />……<br /><br />二月中旬。<br /><br />朱元璋收到北方的军情。<br /><br />平章【乃儿不花】等南侵边境!<br /><br />残元又开始了每年例行的开年骚扰。<br /><br />关于要不要出兵,朝会上,也有所讨论。<br /><br />一部分人认为,应当与民休息,元人打了就跑,如苍蝇一般。<br /><br />一些武将则是主战,个个发誓,能把残元打回老家去。<br /><br />朱元璋语气沉沉的道:<br /><br />“这乃儿不花,原先是咱的手下败将,咱宽德仁厚,封了他任官山卫指挥。<br /><br />可是元人无德,他哪里是真心归降?叛归漠北,至今已有五年了!<br /><br />如今,竟又胆敢来犯边,咱给他脸了是吧?!”<br /><br />言下之意,这一仗非打不可了。<br /><br />朱元璋眼睛微眯,精光闪烁,右手紧抓着龙椅。<br /><br />与民休息,固然重要。<br /><br />可若是不打仗,这些钱粮不就白囤了吗?<br /><br />朱元璋朗声道:<br /><br />“与漠北这一仗,不仅要打,而且要狠狠得打!最好能打得他们,永远不敢来犯边!”<br /><br />不过。<br /><br />话是如此说。<br /><br />他却依旧很小心谨慎。<br /><br />要筹备齐全了,才肯出兵。<br /><br />武将们等了一年多,终于又等到元人犯边的好消息。<br /><br />许多大将都激动坏了。<br /><br />也不管其他人了,自己赶紧就上书请求,带军出征。<br /><br />不管真心假意,起码态度积极,不至于髀肉复生。<br /><br />至于费聚等摆烂王,倒也有几个,封侯之后,无一建树,还因此被训斥。<br /><br />蓝玉听闻消息,也很是激动,连夜写信回来,希望能带兵。<br /><br />朱元璋自然有自己的考虑。<br /><br />但到底如何才能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也很是头秃……<br /><br />……<br /><br />今天出去玩啦~<br /><br />瞧瞧我发现了什么~<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