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南水宫诸女官闻言大喜过望,立时又跪倒了一大片,连声山呼万岁谢恩不止。<br />
因为刚刚生产,产房内密不透风,诸女自不好现在就进入问安探视,御医事实上只允许王霖独自入内。<br />
王霖匆匆进得产房,见梁红玉面色红润,笑吟吟坐在床榻之上,两个包裹在襁褓里的婴儿静静躺在一边,由稳婆正在照料打理。<br />
王霖忍不住笑了,他的其他女人生孩子就像是打一场仗般九条命去了一两条,元气大伤,至少看上去疲倦非常,可眼前的梁红玉居然面色红润神采奕奕。<br />
这当然是与她多年习武常年锻炼身体好有关。<br />
“红玉,朕来看你和孩子了。”<br />
梁红玉一脸的幸福甜蜜,她任由皇帝坐在床边紧握着她温柔的小手,她将身子整个依偎进皇帝的怀中,柔声道:“陛下,臣妾也没想到会是一对双生子,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br />
王霖紧紧抱着她,在她光洁而汗津津的额头上亲了一记:“辛苦你了,红玉。”<br />
“朕已经决定,男孩就叫王晨,女孩就叫王曦,以后你的南水宫就改名晨曦宫。”王霖说话间伏在梁红玉耳边压低声音道:“虽然朕对自己的孩子都一视同仁,但毕竟他们是双生子,在朕心里不同。朕想册封晨儿为齐国郡王,曦儿为南水公主,不知红玉你意下如何?”<br />
梁红玉闻言几乎狂喜。<br />
她忍不住紧紧反抱起皇帝腰身,感动得涕泪交集。<br />
以她生子王晨为齐国郡王,这可意义非常。<br />
王霖在登基称帝之前,先是渤海郡王,封地就在齐,随后又改封齐王,最后才被册封为燕王。<br />
以皇帝之前的王号为封,这显然说明这对双生子在皇帝心中超常的地位。<br />
其实王霖都想好了,只是没想到梁红玉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一对双生子,让他背后起的名字都用上了。<br />
而封号是他在来的路上临时起意。<br />
他觉得这对龙凤胎意义非常,封号特殊,诸女也能理解。<br />
其实不光是梁红玉,还有已经进入孕后期的朱涟,她的孩子名字王霖也有腹稿了。<br />
韩嫣闻知皇帝对于梁红玉所生子女的名字和封号,面色微微动容,不过旋即平静如常。<br />
诸女也是一般。<br />
她们知道这对龙凤胎在皇帝心中的位置特殊,封号特别一些,也就理所应当了。<br />
韩嫣环视诸女轻笑道:“陛下子嗣又诞,开枝散叶,这是咱们大燕鼎盛的祥瑞,尤其是红玉姐姐诞下龙凤双生子,这更是我大燕的吉兆。不过,陛下呀,不光是朱涟姐姐正在待产,现在可又有几家姐妹有了身子哦。”<br />
王霖哈哈大笑,环视诸女道:“朕来猜一猜……婉儿?”<br />
慕容婉儿面色微红,白衣飘飘,微微颔首。<br />
见韩嫣面含微笑,犹自望着他,王霖愕然:“还有?”<br />
韩嫣笑吟吟指了指李清照和朱淑真:“清照姐姐和淑真姐姐,都有身子了。”<br />
王霖真是意外之喜了。<br />
而李清照和朱淑真面色羞红,微微垂首,不敢正视皇帝炽热的眼神。<br />
皇帝经常流连她们俩的宫苑之中,这么多年了,若她们再不生育,估计皇帝都要给她们找御医诊治了。<br />
王霖大步走去,一边一个将李清照和朱淑真拥抱起来,大笑道:“天大的喜事!传旨,今日朕大摆宴席,庆祝朕再得子嗣!”……<br />
洛阳。<br />
洛阳居天下之中,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br />
王霖都曾一度想迁都洛阳。<br />
前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br />
大燕的河南行省行辕所在,也正是洛阳。<br />
前宋宗室,除皇帝赵佶仍旧获得燕皇允许,继续住在东京的皇宫之中,其余前宋宗室,包括赵佶的皇子们,基本上全部都被朝廷安置在了洛阳。<br />
锦衣卫在洛阳设立西京留守司。<br />
洛阳锦衣卫的规制远比其他行省要高,留守司指挥使马昆的品阶也为正四品,远高于其他行省的锦衣卫分支机构负责人,这主要是洛阳锦衣卫的重要使命。<br />
虽然皇帝没有明说,但燕青心里非常清楚,大燕的江山承继于前宋,前宋宗室目前看还无问题,但假以时日,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起了异心。<br />
尤其是前宋皇帝、皇子和老臣依旧在。<br />
前宋的拥趸在坊间还有不少。<br />
要是其他人做了皇帝,必定要对彻底荡涤前宋的政治痕迹,但今上王霖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说善待前宋宗室和海纳百川不分既往以天下人治天下,那就兑现了承诺。<br />
当然,必要的监控和防范还是少不了的。<br />
纵然皇帝无此心,朝廷也不会放心。<br />
锦衣卫监控洛阳前宋宗室,这还是宗泽和黄岐善的提议。<br />
而当世大儒张魁和周子宴,也隐隐戳戳提醒过皇帝。<br />
大燕复兴二年隆冬的洛阳,天气格外寒冷。<br />
城北一栋豪华的府邸内,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穿蟒袍端坐在花厅之中,他的身前,站着另外两个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位青衿士子三旬上下,眉清目秀,气度优雅。<br />
“益王殿下!”
因为刚刚生产,产房内密不透风,诸女自不好现在就进入问安探视,御医事实上只允许王霖独自入内。<br />
王霖匆匆进得产房,见梁红玉面色红润,笑吟吟坐在床榻之上,两个包裹在襁褓里的婴儿静静躺在一边,由稳婆正在照料打理。<br />
王霖忍不住笑了,他的其他女人生孩子就像是打一场仗般九条命去了一两条,元气大伤,至少看上去疲倦非常,可眼前的梁红玉居然面色红润神采奕奕。<br />
这当然是与她多年习武常年锻炼身体好有关。<br />
“红玉,朕来看你和孩子了。”<br />
梁红玉一脸的幸福甜蜜,她任由皇帝坐在床边紧握着她温柔的小手,她将身子整个依偎进皇帝的怀中,柔声道:“陛下,臣妾也没想到会是一对双生子,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br />
王霖紧紧抱着她,在她光洁而汗津津的额头上亲了一记:“辛苦你了,红玉。”<br />
“朕已经决定,男孩就叫王晨,女孩就叫王曦,以后你的南水宫就改名晨曦宫。”王霖说话间伏在梁红玉耳边压低声音道:“虽然朕对自己的孩子都一视同仁,但毕竟他们是双生子,在朕心里不同。朕想册封晨儿为齐国郡王,曦儿为南水公主,不知红玉你意下如何?”<br />
梁红玉闻言几乎狂喜。<br />
她忍不住紧紧反抱起皇帝腰身,感动得涕泪交集。<br />
以她生子王晨为齐国郡王,这可意义非常。<br />
王霖在登基称帝之前,先是渤海郡王,封地就在齐,随后又改封齐王,最后才被册封为燕王。<br />
以皇帝之前的王号为封,这显然说明这对双生子在皇帝心中超常的地位。<br />
其实王霖都想好了,只是没想到梁红玉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一对双生子,让他背后起的名字都用上了。<br />
而封号是他在来的路上临时起意。<br />
他觉得这对龙凤胎意义非常,封号特殊,诸女也能理解。<br />
其实不光是梁红玉,还有已经进入孕后期的朱涟,她的孩子名字王霖也有腹稿了。<br />
韩嫣闻知皇帝对于梁红玉所生子女的名字和封号,面色微微动容,不过旋即平静如常。<br />
诸女也是一般。<br />
她们知道这对龙凤胎在皇帝心中的位置特殊,封号特别一些,也就理所应当了。<br />
韩嫣环视诸女轻笑道:“陛下子嗣又诞,开枝散叶,这是咱们大燕鼎盛的祥瑞,尤其是红玉姐姐诞下龙凤双生子,这更是我大燕的吉兆。不过,陛下呀,不光是朱涟姐姐正在待产,现在可又有几家姐妹有了身子哦。”<br />
王霖哈哈大笑,环视诸女道:“朕来猜一猜……婉儿?”<br />
慕容婉儿面色微红,白衣飘飘,微微颔首。<br />
见韩嫣面含微笑,犹自望着他,王霖愕然:“还有?”<br />
韩嫣笑吟吟指了指李清照和朱淑真:“清照姐姐和淑真姐姐,都有身子了。”<br />
王霖真是意外之喜了。<br />
而李清照和朱淑真面色羞红,微微垂首,不敢正视皇帝炽热的眼神。<br />
皇帝经常流连她们俩的宫苑之中,这么多年了,若她们再不生育,估计皇帝都要给她们找御医诊治了。<br />
王霖大步走去,一边一个将李清照和朱淑真拥抱起来,大笑道:“天大的喜事!传旨,今日朕大摆宴席,庆祝朕再得子嗣!”……<br />
洛阳。<br />
洛阳居天下之中,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br />
王霖都曾一度想迁都洛阳。<br />
前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br />
大燕的河南行省行辕所在,也正是洛阳。<br />
前宋宗室,除皇帝赵佶仍旧获得燕皇允许,继续住在东京的皇宫之中,其余前宋宗室,包括赵佶的皇子们,基本上全部都被朝廷安置在了洛阳。<br />
锦衣卫在洛阳设立西京留守司。<br />
洛阳锦衣卫的规制远比其他行省要高,留守司指挥使马昆的品阶也为正四品,远高于其他行省的锦衣卫分支机构负责人,这主要是洛阳锦衣卫的重要使命。<br />
虽然皇帝没有明说,但燕青心里非常清楚,大燕的江山承继于前宋,前宋宗室目前看还无问题,但假以时日,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起了异心。<br />
尤其是前宋皇帝、皇子和老臣依旧在。<br />
前宋的拥趸在坊间还有不少。<br />
要是其他人做了皇帝,必定要对彻底荡涤前宋的政治痕迹,但今上王霖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说善待前宋宗室和海纳百川不分既往以天下人治天下,那就兑现了承诺。<br />
当然,必要的监控和防范还是少不了的。<br />
纵然皇帝无此心,朝廷也不会放心。<br />
锦衣卫监控洛阳前宋宗室,这还是宗泽和黄岐善的提议。<br />
而当世大儒张魁和周子宴,也隐隐戳戳提醒过皇帝。<br />
大燕复兴二年隆冬的洛阳,天气格外寒冷。<br />
城北一栋豪华的府邸内,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穿蟒袍端坐在花厅之中,他的身前,站着另外两个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位青衿士子三旬上下,眉清目秀,气度优雅。<br />
“益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