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他知道,自此之后,匈奴除非撕裂此名,否则便永远都是大秦的附庸了。<br />
【世界通史·匈奴国古代史】:“始皇三年冬,瞻西王败于北海,受始皇赦令,始为瞻西王,次年,西迁新都。”<br />
第三十八章:此战(完)<br />
那骑着马的背影越走越远,当那影子完全消失了后,冒顿才是站了起来。<br />
他的膝盖处已经是沾染上了些许冰霜。<br />
冒顿的身旁,几个亲兵看着他,脸上带着些欲言又止的无奈和些许的莫名。<br />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大秦的赦封并不算是什么坏事吧。<br />
毕竟,这虽然是匈奴身上的一道枷锁,也是日后大秦讨伐匈奴的一个理由,但反过来说,他同样是匈奴的一个报名护符不是么?<br />
难道在附属国已经认输的情况下,宗主国还可以继续进攻么?<br />
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br />
若是想要彰显大国风范,如果能够这样做?<br />
这样子做了,还如何让天下人服众?<br />
从此之后,战争或许会减少了,这对于匈奴的普通民众来说,的的确确是一件好事,对于这些士兵来说,也是一件好事。<br />
毕竟,天下有什么人会期盼战争呢?<br />
冒顿没有说话,就像是没有看到身旁士兵的神色一样,只是淡淡的站在北海之畔。<br />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从自己的腰间抽出来长刀,而后转过身去,在那北海之畔的石头上开始刻字。<br />
一刀一画,刀在石头上划过,发出刺耳的声音,让人听着就觉着心烦意乱。<br />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这石头就刻好了。<br />
冒顿站在那里,凝视着这石头,而后转身上马,双腿一夹身下的马匹,纵身朝着远处去了。<br />
身旁的两个士兵对视一眼,连忙翻身上马追了上去。<br />
他们两个在临走前,还看了一眼那石碑,只见石碑上刻着如下几个字。<br />
「瞻西王冒顿,受始皇封于此地」<br />
待到人都走了个干净,唯独剩下这石碑以及那伫立在冰原上的北海见证着这一幕的发生。<br />
..........<br />
边疆草原王帐<br />
韩信赶回来的时候,就见到匈奴王城那里已经是驻扎了一支大军,正是蒙恬所率领的蒙家军。<br />
此时,王城内部的情形十分明朗。<br />
大批的军队正在收拾残局,将地面上的血污用水清理干净,将四周的尸体拖到一处处大坑中,而后一把大火将那些尸体全部都是烧了一个干净。<br />
韩信骑在马背上,看着这一幕,只觉着这座城池变得更加悲凉了。<br />
他抬起头看向远处,蒙恬站在一处山坡上,手中拿着自己的宝剑,宝剑插在地上,他双手交叉放在剑柄之上,神色淡淡的望着前方。韩信翻身下马,而后走到了蒙恬的身边。<br />
他就那样站在蒙恬的身边,一眼不发。<br />
许久后,韩信才是略带感慨的说道:“蒙将军,我没有辜负陛下、奉常、以及您的信任。”<br />
“匈奴的单于以及被我赶到了更加西北的地方去,冒顿接受了陛下的赦封,成为了大秦的瞻西王。”<br />
“并且,他手下的人也逐渐的接受了这个身份,觉着战争是无意义的事情,尤其是与大秦的战争。”<br />
“或许,不到百年,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些匈奴人将我们视为要仰望的存在,而不是将我们视为敌人了。”<br />
蒙恬微微点头,其实他并不喜欢这样子的手段,他最喜欢的是杀伐果断。<br />
有敌人、有隐患,就将敌人和隐患都除掉就可以了。<br />
何必想那么多?<br />
不过既然陛下和奉常都下了这样子的命令,他倒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他觉着自己的脑子一定没有那位鬼精的陈奉常以及威严的陛下好用。<br />
“嗯。”<br />
蒙恬淡淡的应答道,而后又是说道:“上一任单于的头颅,我已经是为你装了起来,这便是你功劳的赞赏。”<br />
“另外,此处搜集出来了匈奴于氏的信物,以及左贤王的金印。”<br />
“有了这三样东西,你的功劳已经是可以盖过大部分的将领了,等到你回转大秦,你便是可以凭借他们授勋十三转为中更。”<br />
“不过如今陛下的心思不太明确,军功制度不知道是否还会继续执行。”<br />
“以我看来,即便是继续执行,只怕也不会继续使用过往的旧制度了,或许会用在陈奉常身上实验的那一套制度。”<br />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本是不够分封的,但有「国」「郡」「县」之分,便是够了。”<br />
“此次你的功劳,称伯或许有些难了,但一个子爵的位置,应当是逃不了。”<br />
说到这里的蒙恬,脸上也是带着些许或多或少的烟火气。<br />
“或许以后就该成你为「韩子爵」?”<br />
韩信无奈的笑了一声:“将军说什么玩笑话,此次的功劳若是真的要分,绝对不在我的身上。”<br />
“奉常运筹帷幄,陛下英明决断,甚至就连将军也是稳固后方。”<br />
“我顶多算是一个占据了诸位功劳的「小人」而已,怎么能够以此次的功劳称呼为子爵呢?”<br />
韩信看着远处的大秦,轻叹一声,不过语气中带着些羡慕以及喜悦:“不过此次功劳下来,只怕奉常的爵位倒是可以动一动了。”<br />
“奉常如今只是一个县伯,恐怕等到此次捷报传入咸阳,加上张禧龙此人在本次战争中的作用,奉常可以称「郡」伯,亦或者直接称「伯」了吧?”
【世界通史·匈奴国古代史】:“始皇三年冬,瞻西王败于北海,受始皇赦令,始为瞻西王,次年,西迁新都。”<br />
第三十八章:此战(完)<br />
那骑着马的背影越走越远,当那影子完全消失了后,冒顿才是站了起来。<br />
他的膝盖处已经是沾染上了些许冰霜。<br />
冒顿的身旁,几个亲兵看着他,脸上带着些欲言又止的无奈和些许的莫名。<br />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大秦的赦封并不算是什么坏事吧。<br />
毕竟,这虽然是匈奴身上的一道枷锁,也是日后大秦讨伐匈奴的一个理由,但反过来说,他同样是匈奴的一个报名护符不是么?<br />
难道在附属国已经认输的情况下,宗主国还可以继续进攻么?<br />
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br />
若是想要彰显大国风范,如果能够这样做?<br />
这样子做了,还如何让天下人服众?<br />
从此之后,战争或许会减少了,这对于匈奴的普通民众来说,的的确确是一件好事,对于这些士兵来说,也是一件好事。<br />
毕竟,天下有什么人会期盼战争呢?<br />
冒顿没有说话,就像是没有看到身旁士兵的神色一样,只是淡淡的站在北海之畔。<br />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从自己的腰间抽出来长刀,而后转过身去,在那北海之畔的石头上开始刻字。<br />
一刀一画,刀在石头上划过,发出刺耳的声音,让人听着就觉着心烦意乱。<br />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这石头就刻好了。<br />
冒顿站在那里,凝视着这石头,而后转身上马,双腿一夹身下的马匹,纵身朝着远处去了。<br />
身旁的两个士兵对视一眼,连忙翻身上马追了上去。<br />
他们两个在临走前,还看了一眼那石碑,只见石碑上刻着如下几个字。<br />
「瞻西王冒顿,受始皇封于此地」<br />
待到人都走了个干净,唯独剩下这石碑以及那伫立在冰原上的北海见证着这一幕的发生。<br />
..........<br />
边疆草原王帐<br />
韩信赶回来的时候,就见到匈奴王城那里已经是驻扎了一支大军,正是蒙恬所率领的蒙家军。<br />
此时,王城内部的情形十分明朗。<br />
大批的军队正在收拾残局,将地面上的血污用水清理干净,将四周的尸体拖到一处处大坑中,而后一把大火将那些尸体全部都是烧了一个干净。<br />
韩信骑在马背上,看着这一幕,只觉着这座城池变得更加悲凉了。<br />
他抬起头看向远处,蒙恬站在一处山坡上,手中拿着自己的宝剑,宝剑插在地上,他双手交叉放在剑柄之上,神色淡淡的望着前方。韩信翻身下马,而后走到了蒙恬的身边。<br />
他就那样站在蒙恬的身边,一眼不发。<br />
许久后,韩信才是略带感慨的说道:“蒙将军,我没有辜负陛下、奉常、以及您的信任。”<br />
“匈奴的单于以及被我赶到了更加西北的地方去,冒顿接受了陛下的赦封,成为了大秦的瞻西王。”<br />
“并且,他手下的人也逐渐的接受了这个身份,觉着战争是无意义的事情,尤其是与大秦的战争。”<br />
“或许,不到百年,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些匈奴人将我们视为要仰望的存在,而不是将我们视为敌人了。”<br />
蒙恬微微点头,其实他并不喜欢这样子的手段,他最喜欢的是杀伐果断。<br />
有敌人、有隐患,就将敌人和隐患都除掉就可以了。<br />
何必想那么多?<br />
不过既然陛下和奉常都下了这样子的命令,他倒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他觉着自己的脑子一定没有那位鬼精的陈奉常以及威严的陛下好用。<br />
“嗯。”<br />
蒙恬淡淡的应答道,而后又是说道:“上一任单于的头颅,我已经是为你装了起来,这便是你功劳的赞赏。”<br />
“另外,此处搜集出来了匈奴于氏的信物,以及左贤王的金印。”<br />
“有了这三样东西,你的功劳已经是可以盖过大部分的将领了,等到你回转大秦,你便是可以凭借他们授勋十三转为中更。”<br />
“不过如今陛下的心思不太明确,军功制度不知道是否还会继续执行。”<br />
“以我看来,即便是继续执行,只怕也不会继续使用过往的旧制度了,或许会用在陈奉常身上实验的那一套制度。”<br />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本是不够分封的,但有「国」「郡」「县」之分,便是够了。”<br />
“此次你的功劳,称伯或许有些难了,但一个子爵的位置,应当是逃不了。”<br />
说到这里的蒙恬,脸上也是带着些许或多或少的烟火气。<br />
“或许以后就该成你为「韩子爵」?”<br />
韩信无奈的笑了一声:“将军说什么玩笑话,此次的功劳若是真的要分,绝对不在我的身上。”<br />
“奉常运筹帷幄,陛下英明决断,甚至就连将军也是稳固后方。”<br />
“我顶多算是一个占据了诸位功劳的「小人」而已,怎么能够以此次的功劳称呼为子爵呢?”<br />
韩信看着远处的大秦,轻叹一声,不过语气中带着些羡慕以及喜悦:“不过此次功劳下来,只怕奉常的爵位倒是可以动一动了。”<br />
“奉常如今只是一个县伯,恐怕等到此次捷报传入咸阳,加上张禧龙此人在本次战争中的作用,奉常可以称「郡」伯,亦或者直接称「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