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岁雪
她太过温柔了,比桃花甜糕还甜软,卫漪一瞬不瞬地仰望着她,“女郎昨夜说,喜欢小狗。”<br />
这话其实就是承认了昨夜的人是他。<br />
果真是你!<br />
风荷没有注意到他隐隐的期盼,以及言语之中的另一层意思,她骄傲于自己能够发现蛛丝马迹的细节,将这“小贼”抓出来,又对他的行为感到困惑。<br />
“你是不是跟着我来的?从城里跟到碧桐山上。”<br />
她直白的质问没有给卫漪辩解的机会,方才想好的来寺里上香的借口也用不上了,于是他便不说话了。<br />
果然是这样,风荷暗自想道。<br />
“你跟着我做什么?”<br />
他还是不说话。<br />
风荷便根据他在家中的惨淡境遇,猜测着说:“你是不是觉得家里人都不疼你,我对你好,所以想认个姐姐?”<br />
“不是!”卫漪急促地答道。<br />
“好了,我知道了。”风荷并不戳破他,掩唇笑起来。<br />
她是个善解人意的女郎,知道这个年岁的男子都会掐尖要强些,不愿让人轻易窥伺到自己脆弱的一面。<br />
“等回了城里,以后你白日里可以去絮子街的关家药堂找我,我教你一些药理好不好?”<br />
卫漪下意识点头,女郎的眼睛太澄澈了,总让人忘记她目盲的事情,反应过来以后才出声道:“好。”<br />
“我教你药理,你替我给病人写药方,我们可以各取所需,正好。”<br />
“我不识字。”<br />
他唯一会写的,只有自己的名字,还是冯榷教的。<br />
家里不让他读书吗?风荷诧异,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家?<br />
“没事,没事。”<br />
自幼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姑娘总是会心软一点,她试着安慰卫漪,让他不要为此而感到自卑和难过。<br />
卫漪看见风荷因怜悯而微蹙起的眉。<br />
他好像,发现了什么。<br />
风荷不知道,她以为的最可怜的少年,在见到她脸上并不掩饰的心疼时,蓦然一笑。<br />
她还想再说些什么来安慰他,却听到从寺庙那边传来的挽夏高呼的声音,转头对卫漪道:“我要回去了卫漪,你自己小心一些。”<br />
“女郎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我还以为自己把你弄丢了,快要急死了。”挽夏气喘吁吁,用袖子抹着额头薄薄的汗。<br />
“丢什么?你比我小一岁,要弄丢也是我把你弄丢了。”<br />
挽夏呵呵笑着。<br />
“女郎可别跟我论这个,我十二岁时就能挑水砍柴,洗衣做饭,在我看,女郎还是个要人照看的孩子呢。”<br />
风荷鼻尖一涩,去牵她的手,原属于女子温软细嫩的手上有着明显的茧。不经意地揉了揉那茧子,用欢快些的语调道:“你才是孩子,阿嬷说过你心性幼稚,像没长大似的,要不怎么让人拿点吃的一哄就哄哭了。”<br />
风荷说得是上回桃花甜糕的事,这姑娘嘴里嚼着糕,哭哭唧唧连话都说不清楚。<br />
“我那是太高兴了好不好!女郎你这样好,你说当初大夫人给女郎挑丫鬟怎么就选了我呢?大夫人究竟看上我哪里了?”<br />
风荷知道,但她不说。<br />
她想起那年在关府的元夕,是日寒冬,大雪。<br />
“方才来时听见府里的姐姐们在一处猜灯谜,有个姑娘笑得灿烂,听了心里欢喜得很。”<br />
雍容优雅的大夫人笑笑,指着一旁的丫鬟道:“你去瞧瞧,是哪个丫头笑得最大声。”<br />
丫鬟去看了一圈,回禀道:“是挽夏。”<br />
风荷捧着盏热茶,漫出的茶汤水汽裹着她白净的小脸,熏得肌肤润泽晶莹,低着眉,轻声念着那姑娘的名字。<br />
“是挽夏呀。”<br />
—<br />
在寒光寺中小住了两日,一行人在第三日午后下了山,家仆已在山下候了许久。<br />
马车悠悠逛逛一个时辰,停在碧瓦朱甍的关家府邸前,大夫人客气地邀请风荷她们师徒两人去府上喝茶,关遥淡声拒绝了。<br />
大夫人也没再坚持,嘱咐关祺淙好生将她们送回金鱼巷的宅子,晚膳前又差人送了些岭南的枇杷来。<br />
阿嬷不爱吃酸,挽月还没回来,只有风荷和挽夏两个姑娘偎在一起尝鲜。<br />
挽夏贪吃,嚷嚷着牙都快酸倒了。<br />
到了夜里,冷不迭地闹了肚子,难受得冷汗涔涔,风荷连忙叫了阿婆来照看她,自己去药房寻了药材,亲自煮了葛根岑连汤叫她服下。<br />
黄芩黄连都是苦寒之药,挽夏喝得直皱眉头,好在服过之后肠胃爽利了些。<br />
生病的人心性会变得脆弱,挽夏看着悉心照顾她的女郎,忍不住悲从中来:“女郎,以后若是我不能在你身边了怎么办,我舍不得你。”<br />
“挽夏乖,不会的。无论关家那边如何,只要你和挽月不愿走,我便求大夫人留着你们,大夫人她人很好,你不必担心,等到了一百岁,我们还在一起。”<br />
“可是,可是……”<br />
挽夏把被子往上扯了扯,遮住了酸涩的鼻尖,哭腔会让女郎听出来的,她不愿让女郎跟着难过,止住了声音,不再往下说。<br />
大夫人是好的,可她自己家中还有一堆子糟心事呢。<br />
许久,她才平复了些心情缓缓道:“我信女郎。”<br />
两人并排躺在床上,贴在一起,过了一会挽夏扭了扭身子,催着风荷走:“女郎你贴着我好热,快回去睡觉吧,我已经好多了。”<br />
风荷走了,可心里还挂念得很,一早又起身煮了一遍药看着她喝下。<br />
原本是要和师父一起去医馆的,因着担心挽夏就没去,两个姑娘窝在床上读了一日的话本。<br />
全然将在碧桐山上与卫漪的约定忘了个干净。<br />
到了第二日,风荷跟着关遥去了医馆,走上絮子街那座古石桥上时,听着街心市井小贩的吆喝声,生出了一种恍惚感。<br />
好像上次来这里是十几日前了,那时候还在这里见到了卫漪……坏了!<br />
风荷的脸霎时红了个透。<br />
怎么将这事给忘了,还立志要做个疼人的姐姐呢,哪里会有这样混蛋的姐姐!也不知卫漪昨日来了没有,等了很久都见不到她,会不会生气了?<br />
到了医馆,她连忙去问里面的小厮,昨日有没有一个生得很漂亮的,个子高高的少年男子来过。<br />
她不知该怎样描述卫漪,对他外形上仅有的认知来自于那日挽夏的形容,高高的,很漂亮。<br />
“兴许是没有吧,不过昨日来得人多,我也没怎么注意。”小厮道。
这话其实就是承认了昨夜的人是他。<br />
果真是你!<br />
风荷没有注意到他隐隐的期盼,以及言语之中的另一层意思,她骄傲于自己能够发现蛛丝马迹的细节,将这“小贼”抓出来,又对他的行为感到困惑。<br />
“你是不是跟着我来的?从城里跟到碧桐山上。”<br />
她直白的质问没有给卫漪辩解的机会,方才想好的来寺里上香的借口也用不上了,于是他便不说话了。<br />
果然是这样,风荷暗自想道。<br />
“你跟着我做什么?”<br />
他还是不说话。<br />
风荷便根据他在家中的惨淡境遇,猜测着说:“你是不是觉得家里人都不疼你,我对你好,所以想认个姐姐?”<br />
“不是!”卫漪急促地答道。<br />
“好了,我知道了。”风荷并不戳破他,掩唇笑起来。<br />
她是个善解人意的女郎,知道这个年岁的男子都会掐尖要强些,不愿让人轻易窥伺到自己脆弱的一面。<br />
“等回了城里,以后你白日里可以去絮子街的关家药堂找我,我教你一些药理好不好?”<br />
卫漪下意识点头,女郎的眼睛太澄澈了,总让人忘记她目盲的事情,反应过来以后才出声道:“好。”<br />
“我教你药理,你替我给病人写药方,我们可以各取所需,正好。”<br />
“我不识字。”<br />
他唯一会写的,只有自己的名字,还是冯榷教的。<br />
家里不让他读书吗?风荷诧异,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家?<br />
“没事,没事。”<br />
自幼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姑娘总是会心软一点,她试着安慰卫漪,让他不要为此而感到自卑和难过。<br />
卫漪看见风荷因怜悯而微蹙起的眉。<br />
他好像,发现了什么。<br />
风荷不知道,她以为的最可怜的少年,在见到她脸上并不掩饰的心疼时,蓦然一笑。<br />
她还想再说些什么来安慰他,却听到从寺庙那边传来的挽夏高呼的声音,转头对卫漪道:“我要回去了卫漪,你自己小心一些。”<br />
“女郎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我还以为自己把你弄丢了,快要急死了。”挽夏气喘吁吁,用袖子抹着额头薄薄的汗。<br />
“丢什么?你比我小一岁,要弄丢也是我把你弄丢了。”<br />
挽夏呵呵笑着。<br />
“女郎可别跟我论这个,我十二岁时就能挑水砍柴,洗衣做饭,在我看,女郎还是个要人照看的孩子呢。”<br />
风荷鼻尖一涩,去牵她的手,原属于女子温软细嫩的手上有着明显的茧。不经意地揉了揉那茧子,用欢快些的语调道:“你才是孩子,阿嬷说过你心性幼稚,像没长大似的,要不怎么让人拿点吃的一哄就哄哭了。”<br />
风荷说得是上回桃花甜糕的事,这姑娘嘴里嚼着糕,哭哭唧唧连话都说不清楚。<br />
“我那是太高兴了好不好!女郎你这样好,你说当初大夫人给女郎挑丫鬟怎么就选了我呢?大夫人究竟看上我哪里了?”<br />
风荷知道,但她不说。<br />
她想起那年在关府的元夕,是日寒冬,大雪。<br />
“方才来时听见府里的姐姐们在一处猜灯谜,有个姑娘笑得灿烂,听了心里欢喜得很。”<br />
雍容优雅的大夫人笑笑,指着一旁的丫鬟道:“你去瞧瞧,是哪个丫头笑得最大声。”<br />
丫鬟去看了一圈,回禀道:“是挽夏。”<br />
风荷捧着盏热茶,漫出的茶汤水汽裹着她白净的小脸,熏得肌肤润泽晶莹,低着眉,轻声念着那姑娘的名字。<br />
“是挽夏呀。”<br />
—<br />
在寒光寺中小住了两日,一行人在第三日午后下了山,家仆已在山下候了许久。<br />
马车悠悠逛逛一个时辰,停在碧瓦朱甍的关家府邸前,大夫人客气地邀请风荷她们师徒两人去府上喝茶,关遥淡声拒绝了。<br />
大夫人也没再坚持,嘱咐关祺淙好生将她们送回金鱼巷的宅子,晚膳前又差人送了些岭南的枇杷来。<br />
阿嬷不爱吃酸,挽月还没回来,只有风荷和挽夏两个姑娘偎在一起尝鲜。<br />
挽夏贪吃,嚷嚷着牙都快酸倒了。<br />
到了夜里,冷不迭地闹了肚子,难受得冷汗涔涔,风荷连忙叫了阿婆来照看她,自己去药房寻了药材,亲自煮了葛根岑连汤叫她服下。<br />
黄芩黄连都是苦寒之药,挽夏喝得直皱眉头,好在服过之后肠胃爽利了些。<br />
生病的人心性会变得脆弱,挽夏看着悉心照顾她的女郎,忍不住悲从中来:“女郎,以后若是我不能在你身边了怎么办,我舍不得你。”<br />
“挽夏乖,不会的。无论关家那边如何,只要你和挽月不愿走,我便求大夫人留着你们,大夫人她人很好,你不必担心,等到了一百岁,我们还在一起。”<br />
“可是,可是……”<br />
挽夏把被子往上扯了扯,遮住了酸涩的鼻尖,哭腔会让女郎听出来的,她不愿让女郎跟着难过,止住了声音,不再往下说。<br />
大夫人是好的,可她自己家中还有一堆子糟心事呢。<br />
许久,她才平复了些心情缓缓道:“我信女郎。”<br />
两人并排躺在床上,贴在一起,过了一会挽夏扭了扭身子,催着风荷走:“女郎你贴着我好热,快回去睡觉吧,我已经好多了。”<br />
风荷走了,可心里还挂念得很,一早又起身煮了一遍药看着她喝下。<br />
原本是要和师父一起去医馆的,因着担心挽夏就没去,两个姑娘窝在床上读了一日的话本。<br />
全然将在碧桐山上与卫漪的约定忘了个干净。<br />
到了第二日,风荷跟着关遥去了医馆,走上絮子街那座古石桥上时,听着街心市井小贩的吆喝声,生出了一种恍惚感。<br />
好像上次来这里是十几日前了,那时候还在这里见到了卫漪……坏了!<br />
风荷的脸霎时红了个透。<br />
怎么将这事给忘了,还立志要做个疼人的姐姐呢,哪里会有这样混蛋的姐姐!也不知卫漪昨日来了没有,等了很久都见不到她,会不会生气了?<br />
到了医馆,她连忙去问里面的小厮,昨日有没有一个生得很漂亮的,个子高高的少年男子来过。<br />
她不知该怎样描述卫漪,对他外形上仅有的认知来自于那日挽夏的形容,高高的,很漂亮。<br />
“兴许是没有吧,不过昨日来得人多,我也没怎么注意。”小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