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一条好走的路。”秦放鹤的声音沉了下去。<br />
“拾人牙慧又有什么趣儿呢?”冉壹咧嘴一笑,目光不动分毫,野心勃勃。<br />
秦放鹤缓缓闭了下眼睛,“现在,拜师吧。”<br />
冉壹猛抬头,似乎有些不敢相信。<br />
见秦放鹤微笑颔首,这才轻轻吸了口气,端起茶盏递上去,“师父用茶。”<br />
秦放鹤接过去,冉壹又后退三步,撩起袍角跪拜于地,“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大礼。”<br />
秦放鹤用了茶,“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夫万物者,是为无极,无限大。今我为你赐字,无极。”<br />
一为万物本源,但人的潜力无限大,他也想看看既定的未来被推翻后,是否会有无限可能。<br />
冉壹喜极而泣,“谢师父赐字!”<br />
简单确定关系后,秦放鹤才说正事,“我虽收你为徒,但接下来不少事,恐怕要委屈你了……”<br />
他计划暂时隐瞒这段师徒关系,待到五十八年的殿试过后,再行公开。<br />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两个孩子的利益最大化。<br />
可这么一来,拜师礼就要延后,为掩人耳目,冉壹非但无法享受师门带来的便利,甚至不能继续住在这里。<br />
冉壹确实愣了下,但马上毫不犹豫地表示理解。<br />
“好,弟子马上搬出去。”<br />
现在是天元五十六年末,五十八年初就是会试,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年而已。<br />
至于仪式,有没有的,也无甚要紧。<br />
他相信师父不会做无用功。<br />
秦放鹤最欣赏他的沉稳和果决,“你不必远去,客栈我已打发人安排好了,也可随时往门上投递功课,我时时批阅……”<br />
他家门外的大筐就没空过,冉壹的书信文章混入其中,正好瞒天过海。<br />
阿姚大婚过后便是正月,各处相互串门,期间荣安郡主刘凌与阿嫖聚会,悄悄说了一件大事,“昨日我入宫请安,隐隐嗅到熏香之中掺杂着汤药味,皇后娘娘眉宇间隐有忧色……”<br />
阿嫖听了,心跳如擂鼓,家去后便第一时间告诉了秦放鹤。<br />
“父亲,可是陛下……”<br />
皇后本人康健无虞,而宫中太后已逝,除了天元帝,无人有资格让皇后宫中沾染药味。<br />
天元帝并不重欲,正月头几天一般都会歇在皇后宫中,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天元帝病了,在那里吃药了。<br />
皇后肯定清理过,还特意换了熏香,但刘凌从小就服侍各路长辈,记不清多少次床前尽孝,对药味极其敏感。<br />
那味道哪怕只有一丝,她也及时捕捉到了。<br />
这个消息瞬间让秦放鹤将之前的一些可疑片段串联起来:<br />
难怪今年天元帝没有亲笔写赐给朝臣、皇亲的“福”字,而是让太子代笔,宫宴上也未饮酒,而是命太子代饮。<br />
之前大家虽有些意外,却也本能以为是要为太子收拢人心,并未多想。可如今看来,极有可能是陛下病重,手上不稳,担心被外人看出端倪。<br />
这个结论伴随着莫大的悲恸一并出现在秦放鹤脑海中,有那么一瞬间,让他罕见地产生了名为“茫然”和“恐慌”的情绪。<br />
大禄朝发展至今,他的新政推行至今,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天元帝本人。<br />
太子固然宽仁,但他毕竟不是天元帝。<br />
没有人可以取代天元帝。<br />
太早了,真的太早了……<br />
在这个时代,七十五岁确实已算高寿,但对于一位明君而言,却又显得那么仓促短暂。<br />
“父亲!”阿嫖低声道,“一切还只是猜测。”<br />
关心则乱,对她而言,天元帝固然也是一位难得开明,令人憧憬、敬仰的长辈,但这种憧憬和敬仰,不及父亲万一。<br />
父亲对天元帝,天元帝对父亲,双方都给予了对方常人难以想象的信任和包容,也都付出了溢于言表的努力。<br />
他们是君臣,更是战友,没法不动容。<br />
对,一切还只是猜测!<br />
秦放鹤定了定神,强行将胸中翻滚的负面情绪压下去,大脑飞速运转。<br />
我不可以乱。<br />
我为人臣,为首辅,同时,我也是丈夫、父亲和师父、弟子,我要为我身后的人考虑。<br />
师公不在了,师父老了,现在天塌下来,我就是顶住的高个子。<br />
“我最后一次见陛下,便是宫宴,他思维还很清晰,下肢也算稳健,应该不是急症。”秦放鹤几乎立刻将自己的感性一面完全剥离出来,单独放在一边,纯粹以理性的角度分析现状,“太子这几日虽频频入宫,却未曾逗留,太医署那边也没有消息,所以陛下的病情短时间内应当不会恶化……”<br />
他用力做了几个深呼吸,立刻做出决定:阿姚和冉壹,必须在这一届殿试中进入前三甲!<br />
一甲与二甲第一名差之毫厘,可前者直接授官,进入翰林院,后者要么外放,要么再努力三年,尝试进入翰林院。<br />
三年,足足三年,放在官场上足可抹杀一轮政敌,也足够一个新人站稳脚跟。<br />
若秦放鹤的猜测不幸言中,那么五十八年将会是天元帝在位期间的最后一次殿试,按照国法,天子驾崩,科举停考,一则夜长梦多,二则后面新君继位,执政理念必然与先帝有差异,对进士录用喜好也有偏差,不便操作。<br />
若天元帝转危为安,自然更好。<br />
正月十七,群臣上朝,大殿龙椅之上,不见天元帝身影。<br />
有内侍出来宣旨,“陛下偶感风寒,龙体抱恙,以太子监国……”<br />
第273章 落定(五)<br />
这个安排不算意外,秦放鹤率百官领旨,向太子行礼,复又抬头,盯着传旨太监看。<br />
他在等接下来的话。<br />
身为内阁首辅,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确认当下皇帝的状态,若天元帝神智清醒,那么接下来势必会主动召见他。<br />
如果没有,则证明天元帝的情况不容乐观,秦放鹤需要随时调整计划。<br />
“秦阁老,”幸运的是,那名内侍很快便做了个请的手势,“陛下请您入内。”还好!<br />
秦放鹤暗自松了口气。<br />
正月寒气未消,宫中仍烧着地龙,才入内,便有浓烈药味混着暖意扑面而来,复杂的苦涩味道冲皱了秦放鹤的眉头。<br />
天元帝斜靠在榻上,一旁胡霖正嘱咐徒弟服侍他喝药,见秦放鹤进来,随意抬了下眼,咳嗽两声,“赐座。”<br />
坐下之后,秦放鹤便陷入沉默,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br />
有内侍上了茶,秦放鹤只端着,也不动。<br />
天元帝瘦了好些,没什么血色的脸上因咳嗽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时不时咳嗽几声。<br />
声音沉闷而空洞,像从身体最深处挤出,撕扯着粘连,什么都咳不出,却总停不下来。<br />
一时吃完药,胡霖亲自捧了茶水来漱口,天元帝自己抓着帕子擦了擦嘴,一抬头,就见几步开外的首辅紧绷着,眼巴巴看着。<br />
他在等待,天元帝想,等待一个承诺,哪怕这个承诺的真实性有待商榷。<br />
包括天元帝自己在内,都迫切地需要一点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安心。<br />
听起来很荒唐,但又无比真实,因为这涉及到一点超越了普通君臣的牵挂。<br />
天元帝就笑了,“没事。”<br />
他没有说自己的身体没事,更像是针对性的给了对方一个承诺,一切都会平稳过渡。<br />
然后秦放鹤就奇迹般松弛下来,稳稳端起茶,啜了一口。<br />
与其说他相信了这种敷衍,倒不如说他借口与自己妥协,找准了情绪的释放口。<br />
但同样的情绪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积累,当天元帝无力继续提供这种释放渠道的时候,他可能会经历一场非常艰难的诀别。<br />
然后,从另一个端口倾泻。<br />
至于被倾泻的对象能不能接住,秦放鹤不在乎。<br />
因为他各个领域的领路人们,正在缓慢而残忍地离开他的世界。<br />
这是一种不得不经历的,极其可怕的过程。<br />
悲痛之余,也意味着一直以来束缚住秦放鹤的世俗、道德和责任枷锁不断缩减……<br />
“太子监国……”天元帝想了下,忽然又觉得此时再说这些没什么必要,索性直戳中心,“你多看顾着些。”<br />
“看顾”,这是个相当微妙的词,同时具备监护人、监督者、参与者的职责,也意味着执行者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br />
那么,看顾谁?<br />
太子?<br />
恐怕更多的还是詹士府那一批人。<br />
天元帝不信任太子吗?<br />
不信任他能约束臣下?<br />
不,与信任无关,这是一种本能,就像幼崽生下来会哭,饿了知道找奶吃,人会本能地追逐更好的东西。太子监国,恰如让孩童看守糖果罐子,或许他本人会努力克制,与本能对抗,但他身边的人呢?会不会怂恿他去偷糖给自己吃?<br />
那孩童又能抵抗多久?<br />
所以秦放鹤上位,既是内阁内斗所造成的无奈之举,也是顺势而为。<br />
目前,他就是制衡太子,或者说傅芝一党的砝码。<br />
“是。”天元帝点到即止,秦放鹤迅速领会了他的意思。<br />
或许后期执行时,难免会与天元帝的预想有偏差,但……在所难免。<br />
上位者的职责就是包容偏差。
“拾人牙慧又有什么趣儿呢?”冉壹咧嘴一笑,目光不动分毫,野心勃勃。<br />
秦放鹤缓缓闭了下眼睛,“现在,拜师吧。”<br />
冉壹猛抬头,似乎有些不敢相信。<br />
见秦放鹤微笑颔首,这才轻轻吸了口气,端起茶盏递上去,“师父用茶。”<br />
秦放鹤接过去,冉壹又后退三步,撩起袍角跪拜于地,“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大礼。”<br />
秦放鹤用了茶,“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夫万物者,是为无极,无限大。今我为你赐字,无极。”<br />
一为万物本源,但人的潜力无限大,他也想看看既定的未来被推翻后,是否会有无限可能。<br />
冉壹喜极而泣,“谢师父赐字!”<br />
简单确定关系后,秦放鹤才说正事,“我虽收你为徒,但接下来不少事,恐怕要委屈你了……”<br />
他计划暂时隐瞒这段师徒关系,待到五十八年的殿试过后,再行公开。<br />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两个孩子的利益最大化。<br />
可这么一来,拜师礼就要延后,为掩人耳目,冉壹非但无法享受师门带来的便利,甚至不能继续住在这里。<br />
冉壹确实愣了下,但马上毫不犹豫地表示理解。<br />
“好,弟子马上搬出去。”<br />
现在是天元五十六年末,五十八年初就是会试,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年而已。<br />
至于仪式,有没有的,也无甚要紧。<br />
他相信师父不会做无用功。<br />
秦放鹤最欣赏他的沉稳和果决,“你不必远去,客栈我已打发人安排好了,也可随时往门上投递功课,我时时批阅……”<br />
他家门外的大筐就没空过,冉壹的书信文章混入其中,正好瞒天过海。<br />
阿姚大婚过后便是正月,各处相互串门,期间荣安郡主刘凌与阿嫖聚会,悄悄说了一件大事,“昨日我入宫请安,隐隐嗅到熏香之中掺杂着汤药味,皇后娘娘眉宇间隐有忧色……”<br />
阿嫖听了,心跳如擂鼓,家去后便第一时间告诉了秦放鹤。<br />
“父亲,可是陛下……”<br />
皇后本人康健无虞,而宫中太后已逝,除了天元帝,无人有资格让皇后宫中沾染药味。<br />
天元帝并不重欲,正月头几天一般都会歇在皇后宫中,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天元帝病了,在那里吃药了。<br />
皇后肯定清理过,还特意换了熏香,但刘凌从小就服侍各路长辈,记不清多少次床前尽孝,对药味极其敏感。<br />
那味道哪怕只有一丝,她也及时捕捉到了。<br />
这个消息瞬间让秦放鹤将之前的一些可疑片段串联起来:<br />
难怪今年天元帝没有亲笔写赐给朝臣、皇亲的“福”字,而是让太子代笔,宫宴上也未饮酒,而是命太子代饮。<br />
之前大家虽有些意外,却也本能以为是要为太子收拢人心,并未多想。可如今看来,极有可能是陛下病重,手上不稳,担心被外人看出端倪。<br />
这个结论伴随着莫大的悲恸一并出现在秦放鹤脑海中,有那么一瞬间,让他罕见地产生了名为“茫然”和“恐慌”的情绪。<br />
大禄朝发展至今,他的新政推行至今,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天元帝本人。<br />
太子固然宽仁,但他毕竟不是天元帝。<br />
没有人可以取代天元帝。<br />
太早了,真的太早了……<br />
在这个时代,七十五岁确实已算高寿,但对于一位明君而言,却又显得那么仓促短暂。<br />
“父亲!”阿嫖低声道,“一切还只是猜测。”<br />
关心则乱,对她而言,天元帝固然也是一位难得开明,令人憧憬、敬仰的长辈,但这种憧憬和敬仰,不及父亲万一。<br />
父亲对天元帝,天元帝对父亲,双方都给予了对方常人难以想象的信任和包容,也都付出了溢于言表的努力。<br />
他们是君臣,更是战友,没法不动容。<br />
对,一切还只是猜测!<br />
秦放鹤定了定神,强行将胸中翻滚的负面情绪压下去,大脑飞速运转。<br />
我不可以乱。<br />
我为人臣,为首辅,同时,我也是丈夫、父亲和师父、弟子,我要为我身后的人考虑。<br />
师公不在了,师父老了,现在天塌下来,我就是顶住的高个子。<br />
“我最后一次见陛下,便是宫宴,他思维还很清晰,下肢也算稳健,应该不是急症。”秦放鹤几乎立刻将自己的感性一面完全剥离出来,单独放在一边,纯粹以理性的角度分析现状,“太子这几日虽频频入宫,却未曾逗留,太医署那边也没有消息,所以陛下的病情短时间内应当不会恶化……”<br />
他用力做了几个深呼吸,立刻做出决定:阿姚和冉壹,必须在这一届殿试中进入前三甲!<br />
一甲与二甲第一名差之毫厘,可前者直接授官,进入翰林院,后者要么外放,要么再努力三年,尝试进入翰林院。<br />
三年,足足三年,放在官场上足可抹杀一轮政敌,也足够一个新人站稳脚跟。<br />
若秦放鹤的猜测不幸言中,那么五十八年将会是天元帝在位期间的最后一次殿试,按照国法,天子驾崩,科举停考,一则夜长梦多,二则后面新君继位,执政理念必然与先帝有差异,对进士录用喜好也有偏差,不便操作。<br />
若天元帝转危为安,自然更好。<br />
正月十七,群臣上朝,大殿龙椅之上,不见天元帝身影。<br />
有内侍出来宣旨,“陛下偶感风寒,龙体抱恙,以太子监国……”<br />
第273章 落定(五)<br />
这个安排不算意外,秦放鹤率百官领旨,向太子行礼,复又抬头,盯着传旨太监看。<br />
他在等接下来的话。<br />
身为内阁首辅,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确认当下皇帝的状态,若天元帝神智清醒,那么接下来势必会主动召见他。<br />
如果没有,则证明天元帝的情况不容乐观,秦放鹤需要随时调整计划。<br />
“秦阁老,”幸运的是,那名内侍很快便做了个请的手势,“陛下请您入内。”还好!<br />
秦放鹤暗自松了口气。<br />
正月寒气未消,宫中仍烧着地龙,才入内,便有浓烈药味混着暖意扑面而来,复杂的苦涩味道冲皱了秦放鹤的眉头。<br />
天元帝斜靠在榻上,一旁胡霖正嘱咐徒弟服侍他喝药,见秦放鹤进来,随意抬了下眼,咳嗽两声,“赐座。”<br />
坐下之后,秦放鹤便陷入沉默,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br />
有内侍上了茶,秦放鹤只端着,也不动。<br />
天元帝瘦了好些,没什么血色的脸上因咳嗽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时不时咳嗽几声。<br />
声音沉闷而空洞,像从身体最深处挤出,撕扯着粘连,什么都咳不出,却总停不下来。<br />
一时吃完药,胡霖亲自捧了茶水来漱口,天元帝自己抓着帕子擦了擦嘴,一抬头,就见几步开外的首辅紧绷着,眼巴巴看着。<br />
他在等待,天元帝想,等待一个承诺,哪怕这个承诺的真实性有待商榷。<br />
包括天元帝自己在内,都迫切地需要一点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安心。<br />
听起来很荒唐,但又无比真实,因为这涉及到一点超越了普通君臣的牵挂。<br />
天元帝就笑了,“没事。”<br />
他没有说自己的身体没事,更像是针对性的给了对方一个承诺,一切都会平稳过渡。<br />
然后秦放鹤就奇迹般松弛下来,稳稳端起茶,啜了一口。<br />
与其说他相信了这种敷衍,倒不如说他借口与自己妥协,找准了情绪的释放口。<br />
但同样的情绪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积累,当天元帝无力继续提供这种释放渠道的时候,他可能会经历一场非常艰难的诀别。<br />
然后,从另一个端口倾泻。<br />
至于被倾泻的对象能不能接住,秦放鹤不在乎。<br />
因为他各个领域的领路人们,正在缓慢而残忍地离开他的世界。<br />
这是一种不得不经历的,极其可怕的过程。<br />
悲痛之余,也意味着一直以来束缚住秦放鹤的世俗、道德和责任枷锁不断缩减……<br />
“太子监国……”天元帝想了下,忽然又觉得此时再说这些没什么必要,索性直戳中心,“你多看顾着些。”<br />
“看顾”,这是个相当微妙的词,同时具备监护人、监督者、参与者的职责,也意味着执行者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br />
那么,看顾谁?<br />
太子?<br />
恐怕更多的还是詹士府那一批人。<br />
天元帝不信任太子吗?<br />
不信任他能约束臣下?<br />
不,与信任无关,这是一种本能,就像幼崽生下来会哭,饿了知道找奶吃,人会本能地追逐更好的东西。太子监国,恰如让孩童看守糖果罐子,或许他本人会努力克制,与本能对抗,但他身边的人呢?会不会怂恿他去偷糖给自己吃?<br />
那孩童又能抵抗多久?<br />
所以秦放鹤上位,既是内阁内斗所造成的无奈之举,也是顺势而为。<br />
目前,他就是制衡太子,或者说傅芝一党的砝码。<br />
“是。”天元帝点到即止,秦放鹤迅速领会了他的意思。<br />
或许后期执行时,难免会与天元帝的预想有偏差,但……在所难免。<br />
上位者的职责就是包容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