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统筹划拨人手
<br />“依我看,杨厂长估计不止是想要在咱们轧钢厂内部推广。”<br /> 莫庆有小声道。<br /> “嘶!”<br /> “你说得对!”<br /> “是我目光短浅了!”<br /> 任寿文又倒吸一口凉气,想到了夹具更广阔的空间。<br /> 既然轧钢厂能用,纺织厂为啥不能用。<br /> 饮料厂呢?<br /> 制砖厂呢?<br /> 一条生产线不可能百分百都用夹具,但有些工位肯定能用夹具代替之前的生产模式。<br /> 对于整个工业生产来说,夹具推广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都是巨大的。<br /> “所以啊,现在你明白为啥李厂长要你们两个车间,各抽五十个技术工人给我了吧。”<br /> 莫庆有得意道。<br /> “明白了,换做我是李厂长,我说不定比他抽的更多。”<br /> 任寿文苦笑。<br /> 他也迫切的想看到,如果一车间大部分工位,都用夹具改造完毕,那将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盛况。<br /> “那你回去再给我弄五十个人过来?”<br /> 莫庆有旧事重提。<br /> “再说,再说。”<br /> “人都抽给你,我那边黄摊子了,你给我扛雷啊。”<br /> 任寿文很快清醒过来。<br /> 自己不是分管生产的厂长,而是二车间主任。<br /> 得为二车间的生产质量安全等问题负责。<br /> “哈哈,你啊,就爱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br /> 莫庆有哈哈大笑,揭过此事:“人看了,夹具也看了,上楼喝杯茶呗。”<br /> “走。”<br /> 任寿文收回目光。<br /> “建业,这批人我就留给你了,具体怎么安排,你自己看着办,回头给我一张人员安排记录表。”<br /> 莫庆有叮嘱。<br /> “主任放心,我给大家伙介绍完夹具,就带他们去各个工段。”<br /> 陈建业回道。<br /> 莫庆有几人上楼。<br /> 陈建业看向五十个技术工人:“大家伙好啊,我是一车间钳工班陈建业,夹具的提出者和设计者。”<br /> “陈建业同志你好。”<br /> “建业同志好。”<br /> 五十个工人纷纷回话,吵吵嚷嚷的。<br /> “大家看了第一台夹具在生产中的实际使用效果,有什么感受?”<br /> 陈建业提问:“可以举手回答,大家畅所欲言。”<br /> 有好几个人举手。<br /> 陈建业随即挑选一个离自己近的人,笑着道:“这位师傅请说。”<br /> “夹具这玩意,我先前只是听说,这回看到真的,我觉得很震撼。”<br /> “领导眼光确实非常毒辣,要是能够全面推广,肯定会对我们轧钢厂的生产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br /> 那人回道。<br /> “确实如此。”<br /> “这玩意太方便了。”<br /> “陈建业同志真是天才。”<br /> 大家伙纷纷附和。<br /> “我很高兴,看到大家伙对夹具非常认可。”<br /> “大家伙觉得,等一车间夹具制作完成后,领导会不会推广到二车间,三车间?”<br /> 陈建业问道。<br /> “那肯定的。”<br /> “都不用说,肯定推广。”<br /> “等一车间干完,剩下两个车间跑不了,说不定还要推广到外地两个工厂去。”<br /> 大家伙纷纷说道。<br /> “这次领导调遣你们过来一车间支援,在我看来,支援一车间的夹具制作,只是一方面。”<br /> “更重要的是,让二三车间的高水平技术工人,深度参与夹具设计和制造,等以后夹具向二三车间推广的时候,你们就是骨干力量。”<br /> “所以我希望大家伙不要抱着干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在支援过程中,多想想如果在你们自己的工段推广夹具,你们应该怎么做。”<br /> 陈建业顺势说出自己的想法。<br /> 之前他的话都是引导,包括让这些技术工人亲自看夹具的使用效果也是。<br /> 目的就是向这批技术工人证明,夹具的推广是不可逆的趋势。<br /> 来了就好好干活,把夹具相关的知识学到手,带回去自己车间用。<br /> “陈建业同志说的对。”<br /> “以后说不定是我们来做夹具,一车间的人过来给我们帮忙。”<br /> “现在有一车间在前面打样,咱们得好好学啊。”<br /> 众多技术工人议论纷纷。<br /> “大家伙听我的口令,按照同工种站成一排。”<br /> “钳工排在第一排,焊工排在第二排,电工排在......”<br /> 陈建业正式开启调兵遣将。<br /> 他的思路是仿照自己开始做夹具的团队。<br /> 钳工、焊工、磨修工、电工各一位。<br /> 还是那句话,只要四大工种齐聚,没有难得倒他们的任务。<br /> 按照工种类别排队后,陈建业领着他们前往各个工段。<br /> 每个工段都专门列出了一块空地,用来制作夹具。<br /> 工段内也有带队的老师傅。<br /> 例如钳工工段就是胡唯中。<br /> “胡工,二三车间支援了我们五十个技术工人,你这边还缺什么工种,我给你统筹划拨。”<br /> 陈建业找到胡唯中,直接说道。<br /> “那太好了,除了钳工,其他工种都给我来两个。”<br /> 胡唯中说完又后悔了,改口道:“两个不知道够不够啊,我其实想着两台夹具一起干,要不你给我来三个?”<br /><br /> “胡工,车间工段很多,我要是在你这里留太多人手,分到后面可能有的车间都不够分。”<br /> “到时候肯定会有人骂你,甚至上楼告你的状。”<br /> 陈建业嘴角抽抽两下,劝说道。<br /> 第一批支援的工人才五十个,胡唯中开口就要九个。<br /> 那肯定不行。<br /> “那你一样给我留俩吧,要是再不够分,你再协调。”<br /> 胡唯中想想也是。<br /> 自己光顾着自己的活,让别人没法干活,领导肯定要批他。<br /> “你自个挑吧,我带着这批人,第一个来你这里,随便你挑。”<br /> 陈建业说道。<br /> “好啊建业,还是你够意思。”<br /> 胡唯中脸上露出笑容。<br /> 陈建业直接带人过来让他挑,他可以挑这批人里面技术水平最好的那一撮。<br /> 至于怎么辨识技术水平好坏。<br /> 看岗位等级即可。<br /> 胡唯中挑了两个八级工,四个七级工。<br /> 经过陈建业的劝说,他也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要是自己把八级工一网打尽,背后遭人骂。<br /> 陈建业记录下六人的姓名,岗位等级之后,带着剩下的人继续走工段。<br /> 焊工工段的夹具设计制造团队,由赵日阳带领。<br /> 赵日阳和胡唯中差不多,挑了除焊工以外的三个工种,分别是钳工,电工,磨修工。<br /> 主要第一台夹具,便是这四种职业合力完成的。<br /> 所以不论是胡唯中还是赵日阳,自然按照开始的配置挑选工种。<br /> 这种情况是人不自觉产生的路径依赖。<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