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对于雪中烛的话语,魏少奇微笑不语。<br /><br />三人走出了地下石室。<br /><br />地下入口是在一个假山处,有几位吴服越女严守。<br /><br />不过眼下,周围来来往往的吴服越女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撤离。<br /><br />整个山庄处于一种寂静却忙碌的状态,众女如同猫一般轻盈无声。<br /><br />闷葫芦一样的杜书清,捧着《桃花源图》,亦步亦趋跟在魏少奇身后。<br /><br />雪中烛走在最前面,魏少奇稍微慢这位跋扈大女君半个身位。<br /><br />三人走出地下藏身处后。<br /><br />雪木山庄名义上的女主人,一位风韵犹存、深居简出的年轻夫人带着两位贴身侍女,默默吊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寂静紧随,对于被无视,她神色没有丝毫不满。<br /><br />雪中烛头不回,继续冷问:<br /><br />“重见天日?这副《桃花源图》难道不是陶渊明画的?”<br /><br />魏少奇摇头:<br /><br />“一半是,一半不是。”<br /><br />雪中烛不耐烦:<br /><br />“什么意思?别给本座装神弄鬼,乱打谜语,说清楚点。”<br /><br />魏少奇回头,接过了杜书清手中的画卷,小心翼翼抚摸了下轴杆。<br /><br />他两手捧画,挺腰前行:<br /><br />“卷轴中的图画,出自吴先生之手,而卷轴的两根血青铜轴杆,还是当年陶渊明亲手制成的。<br /><br />“原迹卷轴是一篇文稿,名为《桃花源记》,不过早就消失了……”<br /><br />雪中烛讥讽:<br /><br />“什么制成,也不知是从哪偷学我宗的。”<br /><br />魏少奇笑了笑,不置可否。<br /><br />雪中烛没好气道:<br /><br />“千百年来,我宗有不少东西流到山下,也有不少隐秘的炼气知识自女君殿深处泄露。<br /><br />“可没想到,今日本座还能抓个现行的,虽然这小偷已经化为一抔黄土,可他陶渊明堂堂一位【寒士】的传奇执剑人,竟做此事。”<br /><br />她转过头,瞅着魏少奇、杜书清二人问:<br /><br />“这么说来,他死前寻到了桃花源?在云梦泽中?”<br /><br />魏少奇轻轻颔首:<br /><br />“嗯,否则何来他辞官后晚年的那一篇《桃花源记》。”<br /><br />雪中烛轻笑:<br /><br />“魏先生,你和李正炎不是要造反吗?拿着此图屡次三番去寻找桃花源作何,看来里面有些重要的东西。”<br /><br />魏少奇像是没有听到,自顾自的说:<br /><br />“据鄙人所知,最初的那一副《桃花源记》,是在南朝刘宋皇室手中,元嘉年间,一场大战,耻辱败北,它被北魏的精锐铁骑作为战利品,掠夺北归,辗转腾挪,到了北魏太武帝手里。<br /><br />“北魏太武帝,这位姓拓跋的鲜卑帝王,确实聪明雄断,颇为神武,可陶渊明留下的此物,其实是专门为南朝刘宋打造的,别说北魏太武帝,包括当时的大多数北人胡人,并不会用它,不知其玄妙。<br /><br />“甚至,这篇《桃花源记》只要是过了长江,离了南国,就已经与废纸无异,失了功用。”<br /><br />说到这里,他脸色感慨:<br /><br />“但是命运这东西,偏偏就奇妙在这里。<br /><br />“当时的北魏朝堂,太武帝的身边,刚好有一位崔姓读书人,是北地的汉家儿郎,他注意到了此物。<br /><br />“此人名叫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年少神童,智谋过人,历仕北魏三朝,是北魏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深受其倚信。<br /><br />“史书上说,此子织妍洁白,如美妇人,却才艺通博,究览天人。<br /><br />“他还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涉及,真奇人也……”<br /><br />魏少奇津津乐道,雪中烛板着一张冷脸。<br /><br />她听了一会儿,隐隐觉得头大,平日本就讨厌读史,最烦那种卖弄才学,满口之乎者也的小白脸书生。<br /><br />若是二师妹在就好了,什么话题都能接住,还能特意聊的通俗易懂……雪中烛突然想到。<br /><br />不过此刻,若是她啥话也不说,岂不是显得堂堂云梦大女君是个笨人?<br /><br />雪中烛冷漠打断,抓了个词问道:<br /><br />“清河崔氏?是不是五姓七望之一,其中排行前列,隐隐为首的那座豪阀世家?”<br /><br />魏少奇微愣,点头:<br /><br />“没错,崔浩是现在五姓七望魁首的清河崔氏的老祖宗,而且还是清河崔氏祖祀堂里最引以为傲的几个祖宗牌位之一。在民间士民眼中,崔氏女在五姓女之中最贵的,是有原因的。”<br /><br />“嗯。”雪中烛表情淡淡:“继续说。”<br /><br />魏少奇颔首到一半,取出一方白帕,剧烈咳嗽,捂嘴片刻,才开口:<br /><br />“崔浩注意到了那篇《桃花源记》,从太武帝手中讨要了过去,包括北魏诸帝起居录在内的正统史料到了这儿,后面再也没提过这篇《桃花源记》的事情了。<br /><br />后续正史上记载的是,北魏太武帝,在崇儒厌佛的崔浩极力建议下,在北地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废佛毁寺行动,最后整个北朝境内,短时间只剩下了三百二十座佛寺,可以合法经营,并且这些佛寺内,都要描绘上吹捧弘扬北魏拓跋皇室引起佛陀神迹的佛本生画……”<br /><br />雪中烛侧目,看见魏少奇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br /><br />“到底什么意思?说清楚。”她皱眉催道。<br /><br />魏少奇缓缓抚摸《桃花源图》卷轴:<br /><br />“于是,从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没有了,不,还有,还有一半,剩下这两根血青铜材质的轴杆。”<br /><br />“没有了?难道被崔浩毁了?一把火烧的只剩下轴杆了不成。”<br /><br />魏少奇慢慢摇头,眼神追忆:<br /><br />“吴先生说,一篇《桃花源记》共计三百二十个字。”<br /><br />“本座管它多少字……”雪中烛下意识开口,说到一半,话语徐徐顿住:“三百二十?”<br /><br />她问:“和那剩下的三百二十座佛寺难道有关联?”<br /><br />魏少奇脸色感慨道:<br /><br />“好一个崔浩,陶渊明禅精竭虑、鞠躬尽瘁为南朝刘宋精心打造的《桃花源记》卷轴,被他拆为了三百二十粒字,装进了三百二十座佛寺。<br /><br />“原本只限于南朝境内施展之物,在北地上百座佛寺缭绕的香火气中,变为了北朝魏镇压国运龙气的基石。<br /><br />“算上北魏末年,拓跋氏以鼎剑之锋血腥镇压过的六镇之乱,之后苟延残喘的十一年。<br /><br />“崔浩此举,至少为北魏续命八十年。<br /><br />“无怪乎清河崔氏在北魏一朝荣宠至极,在北地稳居顶级高门士族,奠定了五姓七望的魁首之基,祖荫延续至今。<br /><br />“现今的伪周朝堂,司天监、四大禁卫玩的这些,都是崔浩玩剩下的。”<br /><br />雪中烛默然前行。<br /><br />“咳咳咳咳……”<br /><br />魏少奇一阵剧烈咳嗽,手帕捂嘴了会儿,却嘴角噙笑:<br /><br />“一个陶渊明,一个崔浩,分别是南朝读书人和北朝读书人的代表,只可惜二人同处一个时代,却因为南北战乱隔阂,从来没有遇到过,而针对《桃花源记》的隔空交手,鄙人还是觉得不太过瘾,但也算是开创性的了……<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皮皮树

大道之上

宅猪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