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冷沛请罪辞官,新帝允了。<br />
吴家生意也受了影响。<br />
不过吴家有于智明这层关系,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br />
冷府才是真正的受了牵连。<br />
接下来一系列人事变动。<br />
吴国公府如日中天。<br />
宫中太后,新帝皇后,都出自吴国公府。<br />
吴国公一手把持朝政。<br />
要职全都是吴系官员。<br />
顾平章作为这件大事中最不起眼的部分,继续在大理寺历事。<br />
大理寺卿杨清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争斗中全身而退。<br />
连带着大理寺上下一片平静。不像六部历事的监生,动荡一波接着一波。<br />
他们对顾平章等人的好运气羡慕嫉妒极了。<br />
曲靖便是当日找顾平章借案卷的青年。<br />
大家围着他,“早知当初该去大理寺。真羡慕你们!”<br />
曲靖挠挠头:“我就知道跟着顾平章选不会有错的!”<br />
他也庆幸,幸好去了大理寺。<br />
顾平章不愧是顾平章啊!<br />
当时他本来能去户部,但是顾平章恰从吏部转去了大理寺,他鬼使神差也跟着去了。<br />
没想到他运气这般好。<br />
看看如今六部人事变动,那帮历事监生个个如丧考妣。<br />
顾平章踏进衙门,他眼睛一亮,立即迎上去:“平章兄!”<br />
顾平章对他颔首:“莫语兄。”<br />
曲靖:“……”<br />
他无数次朝爹娘抱怨,给他取这样一个字!<br />
他不就是话多了些。<br />
他幽怨地看了顾平章一眼,打起精神:“平章兄手里的案卷可有审完?我帮你啊!”<br />
顾平章闻言,顿住脚,看着他桌上堆成山的案卷,目光一言难尽:“当真?”<br />
曲靖顺着视线看去。<br />
不由惭愧低头。是他自取其辱了。<br />
“平章兄,告辞!”他满面通红,跑到自己桌前,奋笔疾书。<br />
母亲打发人送来吃食,被他推到一边,“从今日起,我要勤奋向上,不吃!”<br />
到了下午,饿得前胸贴后背,他欲哭无泪。<br />
探头一看,顾平章慢条斯理整理案卷,任外头闹翻天,他自岿然不动。<br />
他不由羡慕。<br />
这是何等心性!<br />
他摸着肚子,纠结半晌,果断去吃饭了。<br />
顾平章不是我等凡人能比的,天大地大,吃饭最大。<br />
*<br />
斋戒结束,城里陆陆续续恢复热闹。<br />
时间转眼来到七月。<br />
这个月发生了两件大事。<br />
一是吴国公府继被刺客刺杀的英武侯孙靖安后,再封继室所出三少爷孙敏安为长亭侯,掌十万大军。<br />
一个月内,孙敏安收服燕然、胡勒两城,一时名声大噪。新帝龙心大悦,加封其为勇威大将军。<br />
让顾家人不安的是,传言孙敏安座下有一英勇小将,力大无穷,收复两城,他功不可没。<br />
总之,孙敏安在军中威望极高,吴国公府权势鼎盛。<br />
另一件事,则是关于魏王。<br />
先帝驾崩,魏王作为先帝唯一在世的手足,请命进京为先帝送灵,被新帝驳回。<br />
陶姜知道这是魏王篡位的导.火.索。<br />
顾平章已在大理寺历事三月有余。<br />
对他和曲靖等人的考核,由大理寺卿,左、右少卿,以及国子监博士共同评价,并由朝廷监察官监察。<br />
除了一般日常纪律,更考核其对政务律令是否熟悉,是否有为官能力。<br />
考核划分为三等。<br />
上等选用;中下等再历一年再考,考中仍可出仕;下等者发回监读书,暂时取消其出仕为官的资格。1<br />
顾平章自然是上等。<br />
大理寺卿,左右少卿,左右寺丞都对他很满意。<br />
他历事三月间,处理积压案件上百起,案卷整理,律令陈疏,各项皆为上上等。是不可多得的人才。<br />
如果他愿意,可直接出仕,从寺正做起。<br />
这是很多国子监监生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他拱手谢过衙门长官,不卑不亢,平静从容,道:“谢大人提拔,平章感激不尽。然秋闱在即,苦读数年,若不下场一试,此生有憾,望大人见谅。”<br />
大理寺卿杨清和,乃先帝清平十五年探花出身。<br />
他在太子与武王皇位之争中始终保持中立,是新帝登基后,难得不受影响的官员。<br />
听了顾平章的话,他摸着胡子笑了两声:“以你的学问,确实有下场的把握。我大理寺确实委屈你了。”<br />
顾平章垂眸拱手:“不敢。”<br />
“不过,人不轻狂枉少年。小子,去吧,考个状元回来!也不枉我在同僚面前极力夸奖。”<br />
“多谢大人,平章自当尽全力。”<br />
顾平章走出大理寺,七月流火,天气却依然闷热。<br />
太阳当空,青石板仿佛在冒热气。<br />
大街上人来人往,他看着长街,眼里情绪平静。<br />
身后传来喊声:“平章兄!等等我!”<br />
*<br />
婶娘将陶姜推出门,要她去接人。<br />
今日顾平章历事结束,国子监科考一等,可直接参加秋闱。<br />
这意味着,他要回家了。<br />
陶姜不情不愿地沿着长街走来。<br />
顾剑抱着不离身的竹棍,看她又是踢石子,又是东张西望,见到什么都要跑去看半天。<br />
他看了眼太阳,不由提醒:“再不快些,人说不定已到家了。”<br />
陶姜:“知道啦知道啦!”<br />
她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都快八月了,还这么热。”<br />
她穿得很单薄。<br />
鹅黄色薄纱裙,梳了双螺髻,唇红齿白,眼睛乌黑明亮。<br />
这一年,她也长高了,长到了前世的身高,一米六八左右。<br />
胸脯也鼓起来,线条前凸后翘,脸上肉嘟嘟的婴儿肥褪去,没有了稚气,显露出一种年轻少女才有的鲜妍美丽。<br />
尤其那双狐狸般的眼睛,浓密卷翘的睫毛,不说话也动人。<br />
涂黑了脸还不算。<br />
婶娘不许她一个人出门。<br />
顾剑察觉有人盯着陶姜看,视线一冷,倏地回头。<br />
那男子被他盯得浑身一寒,立即落荒而逃。<br />
顾剑愈发警惕地盯着四周。远远地,陶姜瞧见顾平章正一边与人说话一边走来。<br />
她抓着顾剑立即往油纸伞摊子后一藏,只露出一双眼睛,偷偷瞧着顾平章。<br />
她认得顾平章身旁的青年,是经常用看偶像的目光看顾平章的曲靖。<br />
她看见帅哥都没他那么露骨好嘛。<br />
这厮看顾平章,简直跟看见神仙似的,满眼星星。<br />
从另一方面说,这小子眼光挺准的。<br />
偶像是全大业最有前途的人。<br />
陶姜能从顾平章一些细小的表情和动作中窥见他的情绪。<br />
这是她慢慢观察出来的。
吴家生意也受了影响。<br />
不过吴家有于智明这层关系,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br />
冷府才是真正的受了牵连。<br />
接下来一系列人事变动。<br />
吴国公府如日中天。<br />
宫中太后,新帝皇后,都出自吴国公府。<br />
吴国公一手把持朝政。<br />
要职全都是吴系官员。<br />
顾平章作为这件大事中最不起眼的部分,继续在大理寺历事。<br />
大理寺卿杨清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争斗中全身而退。<br />
连带着大理寺上下一片平静。不像六部历事的监生,动荡一波接着一波。<br />
他们对顾平章等人的好运气羡慕嫉妒极了。<br />
曲靖便是当日找顾平章借案卷的青年。<br />
大家围着他,“早知当初该去大理寺。真羡慕你们!”<br />
曲靖挠挠头:“我就知道跟着顾平章选不会有错的!”<br />
他也庆幸,幸好去了大理寺。<br />
顾平章不愧是顾平章啊!<br />
当时他本来能去户部,但是顾平章恰从吏部转去了大理寺,他鬼使神差也跟着去了。<br />
没想到他运气这般好。<br />
看看如今六部人事变动,那帮历事监生个个如丧考妣。<br />
顾平章踏进衙门,他眼睛一亮,立即迎上去:“平章兄!”<br />
顾平章对他颔首:“莫语兄。”<br />
曲靖:“……”<br />
他无数次朝爹娘抱怨,给他取这样一个字!<br />
他不就是话多了些。<br />
他幽怨地看了顾平章一眼,打起精神:“平章兄手里的案卷可有审完?我帮你啊!”<br />
顾平章闻言,顿住脚,看着他桌上堆成山的案卷,目光一言难尽:“当真?”<br />
曲靖顺着视线看去。<br />
不由惭愧低头。是他自取其辱了。<br />
“平章兄,告辞!”他满面通红,跑到自己桌前,奋笔疾书。<br />
母亲打发人送来吃食,被他推到一边,“从今日起,我要勤奋向上,不吃!”<br />
到了下午,饿得前胸贴后背,他欲哭无泪。<br />
探头一看,顾平章慢条斯理整理案卷,任外头闹翻天,他自岿然不动。<br />
他不由羡慕。<br />
这是何等心性!<br />
他摸着肚子,纠结半晌,果断去吃饭了。<br />
顾平章不是我等凡人能比的,天大地大,吃饭最大。<br />
*<br />
斋戒结束,城里陆陆续续恢复热闹。<br />
时间转眼来到七月。<br />
这个月发生了两件大事。<br />
一是吴国公府继被刺客刺杀的英武侯孙靖安后,再封继室所出三少爷孙敏安为长亭侯,掌十万大军。<br />
一个月内,孙敏安收服燕然、胡勒两城,一时名声大噪。新帝龙心大悦,加封其为勇威大将军。<br />
让顾家人不安的是,传言孙敏安座下有一英勇小将,力大无穷,收复两城,他功不可没。<br />
总之,孙敏安在军中威望极高,吴国公府权势鼎盛。<br />
另一件事,则是关于魏王。<br />
先帝驾崩,魏王作为先帝唯一在世的手足,请命进京为先帝送灵,被新帝驳回。<br />
陶姜知道这是魏王篡位的导.火.索。<br />
顾平章已在大理寺历事三月有余。<br />
对他和曲靖等人的考核,由大理寺卿,左、右少卿,以及国子监博士共同评价,并由朝廷监察官监察。<br />
除了一般日常纪律,更考核其对政务律令是否熟悉,是否有为官能力。<br />
考核划分为三等。<br />
上等选用;中下等再历一年再考,考中仍可出仕;下等者发回监读书,暂时取消其出仕为官的资格。1<br />
顾平章自然是上等。<br />
大理寺卿,左右少卿,左右寺丞都对他很满意。<br />
他历事三月间,处理积压案件上百起,案卷整理,律令陈疏,各项皆为上上等。是不可多得的人才。<br />
如果他愿意,可直接出仕,从寺正做起。<br />
这是很多国子监监生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他拱手谢过衙门长官,不卑不亢,平静从容,道:“谢大人提拔,平章感激不尽。然秋闱在即,苦读数年,若不下场一试,此生有憾,望大人见谅。”<br />
大理寺卿杨清和,乃先帝清平十五年探花出身。<br />
他在太子与武王皇位之争中始终保持中立,是新帝登基后,难得不受影响的官员。<br />
听了顾平章的话,他摸着胡子笑了两声:“以你的学问,确实有下场的把握。我大理寺确实委屈你了。”<br />
顾平章垂眸拱手:“不敢。”<br />
“不过,人不轻狂枉少年。小子,去吧,考个状元回来!也不枉我在同僚面前极力夸奖。”<br />
“多谢大人,平章自当尽全力。”<br />
顾平章走出大理寺,七月流火,天气却依然闷热。<br />
太阳当空,青石板仿佛在冒热气。<br />
大街上人来人往,他看着长街,眼里情绪平静。<br />
身后传来喊声:“平章兄!等等我!”<br />
*<br />
婶娘将陶姜推出门,要她去接人。<br />
今日顾平章历事结束,国子监科考一等,可直接参加秋闱。<br />
这意味着,他要回家了。<br />
陶姜不情不愿地沿着长街走来。<br />
顾剑抱着不离身的竹棍,看她又是踢石子,又是东张西望,见到什么都要跑去看半天。<br />
他看了眼太阳,不由提醒:“再不快些,人说不定已到家了。”<br />
陶姜:“知道啦知道啦!”<br />
她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都快八月了,还这么热。”<br />
她穿得很单薄。<br />
鹅黄色薄纱裙,梳了双螺髻,唇红齿白,眼睛乌黑明亮。<br />
这一年,她也长高了,长到了前世的身高,一米六八左右。<br />
胸脯也鼓起来,线条前凸后翘,脸上肉嘟嘟的婴儿肥褪去,没有了稚气,显露出一种年轻少女才有的鲜妍美丽。<br />
尤其那双狐狸般的眼睛,浓密卷翘的睫毛,不说话也动人。<br />
涂黑了脸还不算。<br />
婶娘不许她一个人出门。<br />
顾剑察觉有人盯着陶姜看,视线一冷,倏地回头。<br />
那男子被他盯得浑身一寒,立即落荒而逃。<br />
顾剑愈发警惕地盯着四周。远远地,陶姜瞧见顾平章正一边与人说话一边走来。<br />
她抓着顾剑立即往油纸伞摊子后一藏,只露出一双眼睛,偷偷瞧着顾平章。<br />
她认得顾平章身旁的青年,是经常用看偶像的目光看顾平章的曲靖。<br />
她看见帅哥都没他那么露骨好嘛。<br />
这厮看顾平章,简直跟看见神仙似的,满眼星星。<br />
从另一方面说,这小子眼光挺准的。<br />
偶像是全大业最有前途的人。<br />
陶姜能从顾平章一些细小的表情和动作中窥见他的情绪。<br />
这是她慢慢观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