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不傻,若是一味的苛待百姓,内里在反了,那对他来说也不是好事,那可真就是内忧外患了。<br />
“是,微臣下去就办。”<br />
“这一晃眼又开春了,本王的二哥,还没消息吗?”<br />
说到齐寻,底下人一怔,说实话他们都默认齐寻死了,亦或者是残废了,没想到赵王私下还一直记着呢,朝廷那边自然也在找人,但都没什么有用的消息。<br />
他们也不太了解。<br />
“所幸不是他,今日若是坐在皇位上的是他,本王怕是早就身首异处了。”<br />
赵王这有点庆幸的语气,让底下几个臣子摸不着头脑。<br />
“陛下也就是生得晚了些,纵然那燕王在有本事,也比不过您。”<br />
齐辉闻言一笑,而后挥手都让人下去。<br />
政事要紧,自然也没人敢耽误,至于杨成,他会如何选择,这都是未知数,为了加大筹码,赵王私下许诺的只多不少。<br />
第118章<br />
几日后,朝廷军营内,夜半三更,杨成恍惚觉得枕头下有东西。<br />
他起身一看,果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多了个东西,是一封无名信,但内里沉甸甸的,他拆开一看,面色也凝重了起来。<br />
他并未犹豫,穿上外袍,去了自家父亲的营帐。<br />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br />
永安侯看到儿子,一脸笑意,天知道他如今对这孩子有多满意,简直太给他长脸了。<br />
上一战,把林家那小子可谓是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还拿下了两个县城。<br />
“父亲,有人把这个放在儿子的屋内。”<br />
永安侯接过这封无名信,看完之后,冷笑一声。<br />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雯儿已经是皇贵妃了,等咱们胜利回京,届时她就是皇后之位的不二人选。”<br />
他说到这里一脸正色,杨成看了一眼自家父亲,而后起身走到一旁的烛台跟前,毫不犹豫的点燃了信纸。<br />
很快,这封信便灰飞烟灭,夜凉如水,父子二人对此都是心照不宣的,赵王到底名不正言不顺,他们家若是想再上一层,最大的筹码还是在当今皇帝这里。<br />
“好话谁都会说。”<br />
永安侯嘴里呢喃道,既然选定了当今皇帝,他便会一直走下去,朝三暮四,注定没有好下场。<br />
“这几日天气好,战事还是得加紧推进,陛下对你很满意。”<br />
“是。”<br />
春暖花开,微风徐徐,战事不停,江南地区的百姓日子可不好过,连日来的战事让一些百姓苦不堪言,无论是赵王叛军亦或者是朝廷军都没善待他们。<br />
许多百姓都是整日里闭门不出,就怕走到街道上被拉走充军。<br />
大街小巷的店铺就没有开门的,住在村里的还好一些,起码有存粮,可苦了一些城里人,家里没有存粮,为了不被饿死,他们只能去借,城里也不安稳,有人为了填饱肚子甚至不惜去触犯律例。<br />
民间谣言不断,民心极其不稳,甚至有人说乱世已经来了。先帝登基不到数十年便撒手人寰,原本以为仁善的太子登基,百姓的日子会更加好,不曾想还不如从前。<br />
尤其是被战事波及到的百姓,许多都开始逃难,原本富庶安定的城池,因为变得破败不堪,无处可去的,便开始聚集在一起,互相抱团起暖。<br />
在这期间,恶事不断,当地官员也都头疼不已。<br />
京城<br />
皇帝看了战报,对杨家父子还算是满意,但对于地方上的情况,没那么关心。<br />
江南那边本该是粮仓,只要没有洪涝,年年都是大丰收,可如今因为战事,百姓们春种都难,不少百姓跑到别处去逃难,不少土地是直接荒了。<br />
“陛下,微臣认为应该加紧各地城防,不能在让那些乱民到处跑,其余地方也都有官员上折子。”<br />
战事稍远的地方还好,还算安定,但被波及的城池就很惨了。<br />
“朕知道了,那就按照你这意思做,运往前线的粮草可出发了?”<br />
“昨儿已经出京了,走的官道,想来很快就到了。”<br />
“如此甚好。”<br />
目送心腹大臣离开,皇帝揉了揉眉心,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憔悴,他才登基多久,内里就起了内乱,齐辉,日后拿下他,必然要把他五马分尸,大卸八块。<br />
皇帝目光阴鸷,昔日里温和仁善的样貌不再,整个人的长相也逐渐变得刻薄起来。<br />
“今晚朕去洛贵妃那边用膳,让她好生准备着。”<br />
“是。”<br />
皇帝说完,立马有小太监往外走,他喝了口凉茶,继续低头看折子。<br />
同县<br />
午后,阳光明媚,阿砚在睡午觉,洛宁坐在后院的一个亭子里,跟几位夫人一起吃茶点聊天,惬意又舒服。<br />
“夫人看看那个颜色比较好?”<br />
“这匹蓝色的吧。”<br />
“我也觉得这蓝色的不错,男女皆宜。”<br />
“是啊,紫色也行。”<br />
阿沁坐在一旁煮茶,薛涛自然也来同县了,起先他没那么情愿,在凉州那边的县兵营,他觉得挺好的,同县虽然是府衙所在地,可偏远。<br />
阿沁最终还是说服了他,因为他一家子都陆续搬来了。<br />
他的几个兄弟眼下也都有了活计,在一家茶馆做事,他来了同县,倒是没被安排进县兵营,眼下也在这里。<br />
这茶馆是去年开的,自然也是齐寻吩咐人办的,雍州还没拿下,人也不好安排到县兵营,安全也没办法保证。<br />
薛家这一家子,怎么说呢,虽然有点市侩,但在大事上不拖后腿,阿沁在说的时候,薛涛的几个兄弟答应的很快,他们早想去城里生活的。<br />
地里刨食在他们看来是没出息的,薛母在听说同县有位师傅很有名,还可让几个孙子拜师读书,左右不过费些银钱,若是真的学成了,日后有人举荐,谋个一官半职的也不是事情,她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br />
眼看家里人都同意了,薛涛自然也没话说。<br />
搬到同县后,家里的土地也没有变卖,而是租了出去,薛母想,若是不成,回去还是能继续种地的,若是可以,有租金收,也是个进项,不会饿死。这对薛家人来说也是退路。<br />
前几日,阿沁都没在这里,今日一早才来。<br />
之前住在一起,但眼下公婆他们都在,她不能常住,要不公婆总是觉得儿子入赘了,心里不舒服。<br />
这两个老人,不是多么开明伟大,但为了孩子可以付出所有,阿沁也没想逆着来,日后两边住就行,左右在那边她也没什么不适。<br />
说句不好听的,薛母也不糊涂,全家都靠着齐寻,自然也不会给她这个姐姐脸色好,也不会让她去干活。<br />
至于薛涛,对她就更好了,虽然赚的不多,可都给她了,薛母在子嗣上一直催促二人,阿沁不便说话,他每次都帮着她,说自己的问题。<br />
这男人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娶了她之后对她好,珍爱她,这也就够了。<br />
眼下她也没办法,如果真的被皇帝派出的人找到,那届时,死的人怕是要成片。<br />
“阿砚该醒了,咱们去看看。”<br />
“好。”<br />
二人往后院正屋去,对于这个侄儿,阿沁也很喜欢,小家伙白白胖胖,十分乖巧,每次抱着,她都是爱不释手。<br />
这次也不例外,小家伙不认生,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阿沁低头亲了亲他的额头。<br />
“真好。”<br />
齐寻于她来说,那就是亲弟弟,可谓是她在世间仅存的亲人了。<br />
“再过几个月,也能学着说话了。”<br />
“是啊。”<br />
洛宁坐在一旁,看着日渐长大的孩子,心里也有感慨,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想起他刚出生的时候,小小的一个,全身都是红皮,如今俨然是另外一副模样。<br />
“像你,也像阿寻。”<br />
“长大后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br />
洛宁笑着说道,都说女儿像父,儿子像母,也不知道这孩子长大会不会这样。<br />
自己的孩子,当娘的总是会觉得是最好的,洛宁也不例外。<br />
她接过阿沁怀里的孩子,仔细端详一番,看着在怀里的小人,不要太喜欢,这孩子来的真的是很合适。<br />
书房内,齐寻正在跟章先生议事,洛怀就到这边了。<br />
他兴冲冲的来,甚至不惜日夜兼程,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想拿下雍州,这人很关键。<br />
“属下觉得他即便知道了殿下您的身份也不会投靠您的,您想来也知道,为何当今皇帝派他来。”<br />
“本王对他不会手软,先生放心。”<br />
章先生闻言点了点头。<br />
“底下县陆续也有好消息传来,只等这同县被拿下,届时,这边都将是殿下的。”<br />
桌上放着一张铺开的舆图,齐寻闻言点了点头,等这三个州府都被拿下,他就有充足的时间地盘,至于朝廷驻扎在这边的大军,他毫不担心<br />
“京城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来吗?”
“是,微臣下去就办。”<br />
“这一晃眼又开春了,本王的二哥,还没消息吗?”<br />
说到齐寻,底下人一怔,说实话他们都默认齐寻死了,亦或者是残废了,没想到赵王私下还一直记着呢,朝廷那边自然也在找人,但都没什么有用的消息。<br />
他们也不太了解。<br />
“所幸不是他,今日若是坐在皇位上的是他,本王怕是早就身首异处了。”<br />
赵王这有点庆幸的语气,让底下几个臣子摸不着头脑。<br />
“陛下也就是生得晚了些,纵然那燕王在有本事,也比不过您。”<br />
齐辉闻言一笑,而后挥手都让人下去。<br />
政事要紧,自然也没人敢耽误,至于杨成,他会如何选择,这都是未知数,为了加大筹码,赵王私下许诺的只多不少。<br />
第118章<br />
几日后,朝廷军营内,夜半三更,杨成恍惚觉得枕头下有东西。<br />
他起身一看,果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多了个东西,是一封无名信,但内里沉甸甸的,他拆开一看,面色也凝重了起来。<br />
他并未犹豫,穿上外袍,去了自家父亲的营帐。<br />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br />
永安侯看到儿子,一脸笑意,天知道他如今对这孩子有多满意,简直太给他长脸了。<br />
上一战,把林家那小子可谓是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还拿下了两个县城。<br />
“父亲,有人把这个放在儿子的屋内。”<br />
永安侯接过这封无名信,看完之后,冷笑一声。<br />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雯儿已经是皇贵妃了,等咱们胜利回京,届时她就是皇后之位的不二人选。”<br />
他说到这里一脸正色,杨成看了一眼自家父亲,而后起身走到一旁的烛台跟前,毫不犹豫的点燃了信纸。<br />
很快,这封信便灰飞烟灭,夜凉如水,父子二人对此都是心照不宣的,赵王到底名不正言不顺,他们家若是想再上一层,最大的筹码还是在当今皇帝这里。<br />
“好话谁都会说。”<br />
永安侯嘴里呢喃道,既然选定了当今皇帝,他便会一直走下去,朝三暮四,注定没有好下场。<br />
“这几日天气好,战事还是得加紧推进,陛下对你很满意。”<br />
“是。”<br />
春暖花开,微风徐徐,战事不停,江南地区的百姓日子可不好过,连日来的战事让一些百姓苦不堪言,无论是赵王叛军亦或者是朝廷军都没善待他们。<br />
许多百姓都是整日里闭门不出,就怕走到街道上被拉走充军。<br />
大街小巷的店铺就没有开门的,住在村里的还好一些,起码有存粮,可苦了一些城里人,家里没有存粮,为了不被饿死,他们只能去借,城里也不安稳,有人为了填饱肚子甚至不惜去触犯律例。<br />
民间谣言不断,民心极其不稳,甚至有人说乱世已经来了。先帝登基不到数十年便撒手人寰,原本以为仁善的太子登基,百姓的日子会更加好,不曾想还不如从前。<br />
尤其是被战事波及到的百姓,许多都开始逃难,原本富庶安定的城池,因为变得破败不堪,无处可去的,便开始聚集在一起,互相抱团起暖。<br />
在这期间,恶事不断,当地官员也都头疼不已。<br />
京城<br />
皇帝看了战报,对杨家父子还算是满意,但对于地方上的情况,没那么关心。<br />
江南那边本该是粮仓,只要没有洪涝,年年都是大丰收,可如今因为战事,百姓们春种都难,不少百姓跑到别处去逃难,不少土地是直接荒了。<br />
“陛下,微臣认为应该加紧各地城防,不能在让那些乱民到处跑,其余地方也都有官员上折子。”<br />
战事稍远的地方还好,还算安定,但被波及的城池就很惨了。<br />
“朕知道了,那就按照你这意思做,运往前线的粮草可出发了?”<br />
“昨儿已经出京了,走的官道,想来很快就到了。”<br />
“如此甚好。”<br />
目送心腹大臣离开,皇帝揉了揉眉心,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憔悴,他才登基多久,内里就起了内乱,齐辉,日后拿下他,必然要把他五马分尸,大卸八块。<br />
皇帝目光阴鸷,昔日里温和仁善的样貌不再,整个人的长相也逐渐变得刻薄起来。<br />
“今晚朕去洛贵妃那边用膳,让她好生准备着。”<br />
“是。”<br />
皇帝说完,立马有小太监往外走,他喝了口凉茶,继续低头看折子。<br />
同县<br />
午后,阳光明媚,阿砚在睡午觉,洛宁坐在后院的一个亭子里,跟几位夫人一起吃茶点聊天,惬意又舒服。<br />
“夫人看看那个颜色比较好?”<br />
“这匹蓝色的吧。”<br />
“我也觉得这蓝色的不错,男女皆宜。”<br />
“是啊,紫色也行。”<br />
阿沁坐在一旁煮茶,薛涛自然也来同县了,起先他没那么情愿,在凉州那边的县兵营,他觉得挺好的,同县虽然是府衙所在地,可偏远。<br />
阿沁最终还是说服了他,因为他一家子都陆续搬来了。<br />
他的几个兄弟眼下也都有了活计,在一家茶馆做事,他来了同县,倒是没被安排进县兵营,眼下也在这里。<br />
这茶馆是去年开的,自然也是齐寻吩咐人办的,雍州还没拿下,人也不好安排到县兵营,安全也没办法保证。<br />
薛家这一家子,怎么说呢,虽然有点市侩,但在大事上不拖后腿,阿沁在说的时候,薛涛的几个兄弟答应的很快,他们早想去城里生活的。<br />
地里刨食在他们看来是没出息的,薛母在听说同县有位师傅很有名,还可让几个孙子拜师读书,左右不过费些银钱,若是真的学成了,日后有人举荐,谋个一官半职的也不是事情,她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br />
眼看家里人都同意了,薛涛自然也没话说。<br />
搬到同县后,家里的土地也没有变卖,而是租了出去,薛母想,若是不成,回去还是能继续种地的,若是可以,有租金收,也是个进项,不会饿死。这对薛家人来说也是退路。<br />
前几日,阿沁都没在这里,今日一早才来。<br />
之前住在一起,但眼下公婆他们都在,她不能常住,要不公婆总是觉得儿子入赘了,心里不舒服。<br />
这两个老人,不是多么开明伟大,但为了孩子可以付出所有,阿沁也没想逆着来,日后两边住就行,左右在那边她也没什么不适。<br />
说句不好听的,薛母也不糊涂,全家都靠着齐寻,自然也不会给她这个姐姐脸色好,也不会让她去干活。<br />
至于薛涛,对她就更好了,虽然赚的不多,可都给她了,薛母在子嗣上一直催促二人,阿沁不便说话,他每次都帮着她,说自己的问题。<br />
这男人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娶了她之后对她好,珍爱她,这也就够了。<br />
眼下她也没办法,如果真的被皇帝派出的人找到,那届时,死的人怕是要成片。<br />
“阿砚该醒了,咱们去看看。”<br />
“好。”<br />
二人往后院正屋去,对于这个侄儿,阿沁也很喜欢,小家伙白白胖胖,十分乖巧,每次抱着,她都是爱不释手。<br />
这次也不例外,小家伙不认生,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阿沁低头亲了亲他的额头。<br />
“真好。”<br />
齐寻于她来说,那就是亲弟弟,可谓是她在世间仅存的亲人了。<br />
“再过几个月,也能学着说话了。”<br />
“是啊。”<br />
洛宁坐在一旁,看着日渐长大的孩子,心里也有感慨,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想起他刚出生的时候,小小的一个,全身都是红皮,如今俨然是另外一副模样。<br />
“像你,也像阿寻。”<br />
“长大后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br />
洛宁笑着说道,都说女儿像父,儿子像母,也不知道这孩子长大会不会这样。<br />
自己的孩子,当娘的总是会觉得是最好的,洛宁也不例外。<br />
她接过阿沁怀里的孩子,仔细端详一番,看着在怀里的小人,不要太喜欢,这孩子来的真的是很合适。<br />
书房内,齐寻正在跟章先生议事,洛怀就到这边了。<br />
他兴冲冲的来,甚至不惜日夜兼程,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想拿下雍州,这人很关键。<br />
“属下觉得他即便知道了殿下您的身份也不会投靠您的,您想来也知道,为何当今皇帝派他来。”<br />
“本王对他不会手软,先生放心。”<br />
章先生闻言点了点头。<br />
“底下县陆续也有好消息传来,只等这同县被拿下,届时,这边都将是殿下的。”<br />
桌上放着一张铺开的舆图,齐寻闻言点了点头,等这三个州府都被拿下,他就有充足的时间地盘,至于朝廷驻扎在这边的大军,他毫不担心<br />
“京城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