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朱常浩深知,自己这个侄子就是来拿自己开刀的。<br /><br />从来的人是谁就能看出来,如果说是普普通通传个话,不会是田尔耕亲自来,这田尔耕是谁?<br /><br />北镇抚司的四大千户之一,全天下除了锦衣卫都指挥使许显纯以外,只有四个人有穿飞鱼服佩绣春刀的荣誉。<br /><br />田尔耕、杨寰、崔应元、孙云鹤这四人,每一个都是皇帝的亲信。<br /><br />来的是田尔耕,这只能说明,是自己那个皇帝侄子亲口派他来的,这可不是好兆头。<br /><br />“各位都到齐了,都知道了吧?”朱常浩深吸口气,瘫坐在王位上,缓缓扫视阶下。<br /><br />钱立不住摇头,说道:“刚听说,本朝竟出了这种事,还要搞什么摊丁入亩,简直闻所未闻!”<br /><br />“这样搞下去,迟早要乱套!”<br /><br />朱常浩冷哼一声:“我这个皇帝侄子,毕竟没有受过什么正经礼教,能做到如今这步,已经是不错了。”<br /><br />“不过本王如今叫你们来,不是听你们诉苦的。”<br /><br />“各位都是汉中地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今这摊丁入亩,就是断大伙的财路,我们得站在一头。”<br /><br />赵家说道:“那是自然,王爷可有办法了,我等洗耳恭听。”<br /><br />朱常浩叹了口气,“这事本王也没什么解决的法子,国策如此,但本王已经拖了田尔耕三个月。”<br /><br />“田尔耕都来了?”钱立一惊,“这可不是什么善茬子,前两年陕西那边清查田亩,他可抄了不少人的府第。”<br /><br />听到这个名字,不少地主已经瑟瑟发抖了。<br /><br />陕西清查田亩那事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当时陕西的地主闹得很凶,连忽悠流民造反这种路数都使出来了。<br /><br />按照以往的规矩,田地改革导致造反,都是要立刻停止。<br /><br />但是那次没有,皇帝大手一挥,朝廷平乱了以后继续改革,造反一批镇压一批。<br /><br />无论陕西有多乱,最后田亩还是清算完成,陕西最大的地主们基本都被打倒了。<br /><br />而那些唆使流民造反的人,或是由造反者指认,或是在府中搜查出了相关书信,也全都一一被逮。<br /><br />至少,明面上看是这么回事。<br /><br />现在田尔耕来到汉中,原本是看客的他们,现在成了主人翁,这还不是什么好事,能不慌吗?<br /><br />但是慌你也没招啊,田尔耕的上头不是别人,是当今皇帝。<br /><br />什么联络朝廷官员,和地方官穿一条裤子,但凡是能用的手段,陕西那帮人都用过了。<br /><br />最后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抄家的抄家,被灭族的灭族。<br /><br />他们的土地,现在都已经是陕西老百姓的了。<br /><br />对于土地改革,当今皇帝好像是一条道走到黑了,有造反的就镇压,无论牵扯多少人都直接抓,把地方官场抓空了也在所不惜。<br /><br />“要不然,我们把全部家当迁往江南吧!”一地主满脸害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br /><br />朱常浩一听,心道这哪行。<br /><br />你们拍拍屁股都跑了,本王怎么办?<br /><br />难道还能把王府搬走了不成?<br /><br />朱常浩连忙板起脸说道:“跑?跑的了和尚跑的了庙吗?你们人跑了,土地怎么办?”<br /><br />“就算你们跑到江南去了,过两年摊丁入亩就不会推行到江南?”<br /><br />这话一出,地主们全都沉默了。<br /><br />倒也是这个道理,跑不能解决问题,但问题的根源现在就在皇帝身上,只要皇帝还活着,怎么折腾都没用啊!<br /><br />现在这朝廷,里里外外全都是浙党和阉党的人,这两党,全都是保皇的啊!<br /><br />他们现在是空有一身财力和人脉而无处使,能联系上的人不敢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联系不上的,那就是置身事外了。<br /><br />沉吟许久,钱立忽然冷冷一笑:<br /><br />“事已至此,再怎么联络,也于事无补,各家可以回去,尽量以各种名目拖延丁银核酸的期限。”<br /><br />“一直拖下去,拖个三年五载,没准当今皇帝也学先帝那般,一命呜呼了,那便是最好的结果。”<br /><br />朱常浩点头,问道:“那要是我这大侄子,三五年也死不了,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办?”<br /><br />钱立笑道:“自古以来,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没了丁银,我等也可联络地方官老爷们,从其它地方克扣田赋。”<br /><br />“火耗便是极好的一项说辞…”<br /><br />朱常浩闻言,眼睛一瞪,连连点头,余的地主们也都议论纷纷,很快眉开眼笑,称钱立多谋善智。<br /><br />钱立也很高兴,脸上肉眼可见的猖狂。<br /><br />汉中城外,官道两侧。<br /><br />无数的农民百姓聚拢在一起,对告示牌上贴着的告示指指点点,官府有人站在一旁,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解释。<br /><br />“那也就是说,从今以后这丁银,我们都不用交了?”一扛着锄头,须发皆白的老者问道。<br /><br />那官差道:“不是,朝廷这项规定是说,从此以后丁银与田赋都合并上缴,你家的地主老爷,不能再以此名目让你交税了。”<br /><br />“那感情是好事啊!”那老者这才听明白,顿时眉开眼笑:“那现在丁银还是五年一审吗?”<br /><br />官差说道:“不是了,现在是每次收取丁银,都要由地方官府和户部层层核算。”<br /><br />听见这些话,周围的百姓们还是感觉不敢相信。<br /><br />这是真的吗?<br /><br />自己不会在做梦吧!<br /><br />这么好的事,以前做梦都不敢梦啊!<br /><br />在朝廷出台这项改革以前,丁银可谓是农户们最咬牙切齿,痛恨至极的灰色田税。<br /><br />何为灰色田税?<br /><br />便是地方的地主和官员可以随意征收,朝廷既不核算也不多管的一项灰色收入,收多少全由地主和地方官员做主。<br /><br />说白了,在此之前,官员豪绅,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力和资源,瞒报、隐报人头,少缴甚至不缴丁银。<br /><br />但普通的农民或者无权无势的下层百姓,却需要如实上报,承担更多的税收。<br /><br />但是丁银,朝廷也有规矩,过往是五年一审,但是这个审查机制有相当于没有,漏洞特别大,也很少有官员认真去审办。<br /><br />地方官员和地主,可以钻漏洞。<br /><br />他们生小孩了会等五年再报,这样就少交了五年的丁银,而他们家里一死人,往往会立即上报,这样就又少交了一人的丁银。<br /><br />普通百姓生小孩,官府会立即报,增加一个人头的丁银税。<br /><br />而他们家中有人去世,官府会等五年再上报,这意味着那户百姓必须多交五年的丁银税。<br /><br />种种漏洞,已经到了不得不去治理的地步。<br /><br />朱由校的这项举措,虽说是学习后世雍正,但放在现在看来,却也是最为适合当今时代的土地改革了。<br /><br />很快,在官差的口干舌燥的解释下,丁银和田赋合并征收意味着什么,周围的百姓们很快就都弄明白了。<br /><br />一时间,欢呼声四起。<br /><br />这才是老百姓心中的朝廷啊!<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绿帽

冰花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