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却又是一阵摇头道:<br />
“此举断不可为,其弊有三。”<br />
“其一、太行小径,艰辛难走,纵是可以直取朝歌,待到了朝歌城下只怕我师也已成强弩之末!其二,朝歌作为其主邑,也绝不会无有守备,更何况朝歌还比邻于齐国,我们要是直取朝歌,只怕他们也会提前出兵相助于他们。其三,籍秦到时候一旦回转过来堵截我们后路,我们必将腹背受敌。”<br />
“由此三因,我们便不能绕路而行!”<br />
这时,阳虎反倒是有点不耐烦起来:<br />
“那请将军给虎一支队伍,我去击败籍秦,将军可取高强,二路并举,将其硬攻拿下!”<br />
范蠡却是反对道:<br />
“他们如今互为抵角,且又有外围散兵助阵,进可攻退可守,此举……只怕胜算不大!”<br />
赵鞅凝视着沙盘,眯了一下眼睛:<br />
“那……先生可有万全之策?”<br />
李然却在这个时候沉默了起来,盯着眼前的沙盘,迟迟没有说话,赵鞅则是看着李然,气氛凝重起来。<br />
这时,李然却又向阳虎问道:<br />
“籍秦和高强所带领的军队中,哪一支是陆浑之戎?”<br />
阳虎回道:<br />
“乃是高强所部……”<br />
李然说道:<br />
“陆浑之戎……便是此局中的破绽!”<br />
阳虎瞪大眼睛,不由惊问道:<br />
“陆浑之戎颇为骁勇,又怎会是其破绽?”<br />
第八百三十四章 潞之战<br />
李然却是自信一笑:<br />
“陆浑之戎虽是骁勇,然而其统帅高强却反而是为人谨慎。此二者之间,必然有隙。中行寅之所以会如此安排,想必本也是为了他们二者之间可以互补!”<br />
“然而,正所谓‘沉贱刚克,高明柔克’,若能以柔制刚,当然是好的。但这坏就坏在,高强其人,虽为齐国旧勋,但在中行氏这里却并无半分的根基,如今身居要职,并统摄中行之师,可谓是其名不正!”<br />
“名不正则事必不成,加之陆浑之戎本就是戎狄出身,更是不服管教。我等只需要多袭扰并诈败几次,陆浑之戎必然上当!即便是被高强看穿,也将无济于事!到那时,便是我们转守为攻之时!”<br />
赵鞅闻言,不由是点头言道:<br />
“好!就按先生之计行事!”<br />
于是,李然当即发号施令道:<br />
“阳虎,你带一支队伍侵扰高强,只可败,不可胜!只需露出败象,诱敌深入!”<br />
阳虎抱拳奇拜,并是领命道:<br />
“诺!”随后李然又取一令,唤道:<br />
“范蠡,你也领一军,与籍秦对峙!只要虚张声势以为疑兵,切不可轻举妄动!”<br />
范蠡亦是奇拜领命。<br />
这时,阳虎却不无担忧道:<br />
“籍秦亦是极为善战之人,又岂能看不出这等疑兵之计?倘若其领兵来救高强,又该当如何?”<br />
李然却是笑道:<br />
“籍秦为人亦是极为谨慎,但见赵师,必不敢动!待他摸清了我军底细,恐怕将军这边的战事也已经要接近尾声了。”<br />
赵鞅又是一阵点头道:<br />
“嗯,先生料敌在前,却是好计!一切就按照先生之意!”<br />
于是,阳虎当即领兵开始侵扰高强。<br />
不过高强也确是为人颇为谨慎,自不会轻易上当,只管是命人射箭相抵。<br />
阳虎见挑衅不成,索性是换上了赵鞅的甲胄,又竖起中军大旗,随后来到营前又是一阵叫骂。<br />
高强也是无动于衷,依旧是命人立刻一阵箭雨退敌。<br />
但见阳虎灵机一动,竟是直接佯装翻下马车,并是命人放倒中军大旗。<br />
随即从赵军阵中又是传来一阵呼喊道:“将军已亡!将军已亡”<br />
转眼间,赵军便是一路丢盔弃甲,“溃逃”而去。<br />
陆浑之戎的首领赤暠,但见赵军“已溃”,果真是再也沉不住气,想要率军乘胜追击。<br />
高强却是立刻出得大帐,果断将其拦住,并是朝着赤暠翻了一下白眼:<br />
“不可追击!”<br />
赤暠这时却只当高强是不想让他夺了首功,不禁反问道:<br />
“赵师既溃,如此大好歼敌之机,怎可轻易错过?!若这时候还不出击,难道我们只是摆设不成?”<br />
高强却是沉声道:<br />
“你可知对面是何人?乃是天下闻名的李然李子明!晋阳一战犹在眼前,岂可如此轻敌?!”<br />
赤暠却甚是不屑言道:<br />
“晋阳一战,皆是尔等指挥失当,不懂得天时地利!如今敌人自溃,你却又在这里贻误战机,却是何故?高大人,你莫不是怕我抢了你的风头不成?”<br />
“我率领陆浑之戎,追随中行氏南征北战,大小战事历经无数!对面不过区区一个李然小儒,如今又无险要可守,有何惧哉?!”<br />
高强叹了口气,知道和他说不通,只得说道:<br />
“临行之前,中行大夫已经跟你说的清楚明白,一切战事皆由我来做主!”<br />
赤暠却是不服气的回呛道:<br />
“哼!将在外君令尚且不受,中行大夫确是如此说的,但你此前一再贻误战机,以至中行氏如今陷得如此被动,你又有何面目来指挥我?”
“此举断不可为,其弊有三。”<br />
“其一、太行小径,艰辛难走,纵是可以直取朝歌,待到了朝歌城下只怕我师也已成强弩之末!其二,朝歌作为其主邑,也绝不会无有守备,更何况朝歌还比邻于齐国,我们要是直取朝歌,只怕他们也会提前出兵相助于他们。其三,籍秦到时候一旦回转过来堵截我们后路,我们必将腹背受敌。”<br />
“由此三因,我们便不能绕路而行!”<br />
这时,阳虎反倒是有点不耐烦起来:<br />
“那请将军给虎一支队伍,我去击败籍秦,将军可取高强,二路并举,将其硬攻拿下!”<br />
范蠡却是反对道:<br />
“他们如今互为抵角,且又有外围散兵助阵,进可攻退可守,此举……只怕胜算不大!”<br />
赵鞅凝视着沙盘,眯了一下眼睛:<br />
“那……先生可有万全之策?”<br />
李然却在这个时候沉默了起来,盯着眼前的沙盘,迟迟没有说话,赵鞅则是看着李然,气氛凝重起来。<br />
这时,李然却又向阳虎问道:<br />
“籍秦和高强所带领的军队中,哪一支是陆浑之戎?”<br />
阳虎回道:<br />
“乃是高强所部……”<br />
李然说道:<br />
“陆浑之戎……便是此局中的破绽!”<br />
阳虎瞪大眼睛,不由惊问道:<br />
“陆浑之戎颇为骁勇,又怎会是其破绽?”<br />
第八百三十四章 潞之战<br />
李然却是自信一笑:<br />
“陆浑之戎虽是骁勇,然而其统帅高强却反而是为人谨慎。此二者之间,必然有隙。中行寅之所以会如此安排,想必本也是为了他们二者之间可以互补!”<br />
“然而,正所谓‘沉贱刚克,高明柔克’,若能以柔制刚,当然是好的。但这坏就坏在,高强其人,虽为齐国旧勋,但在中行氏这里却并无半分的根基,如今身居要职,并统摄中行之师,可谓是其名不正!”<br />
“名不正则事必不成,加之陆浑之戎本就是戎狄出身,更是不服管教。我等只需要多袭扰并诈败几次,陆浑之戎必然上当!即便是被高强看穿,也将无济于事!到那时,便是我们转守为攻之时!”<br />
赵鞅闻言,不由是点头言道:<br />
“好!就按先生之计行事!”<br />
于是,李然当即发号施令道:<br />
“阳虎,你带一支队伍侵扰高强,只可败,不可胜!只需露出败象,诱敌深入!”<br />
阳虎抱拳奇拜,并是领命道:<br />
“诺!”随后李然又取一令,唤道:<br />
“范蠡,你也领一军,与籍秦对峙!只要虚张声势以为疑兵,切不可轻举妄动!”<br />
范蠡亦是奇拜领命。<br />
这时,阳虎却不无担忧道:<br />
“籍秦亦是极为善战之人,又岂能看不出这等疑兵之计?倘若其领兵来救高强,又该当如何?”<br />
李然却是笑道:<br />
“籍秦为人亦是极为谨慎,但见赵师,必不敢动!待他摸清了我军底细,恐怕将军这边的战事也已经要接近尾声了。”<br />
赵鞅又是一阵点头道:<br />
“嗯,先生料敌在前,却是好计!一切就按照先生之意!”<br />
于是,阳虎当即领兵开始侵扰高强。<br />
不过高强也确是为人颇为谨慎,自不会轻易上当,只管是命人射箭相抵。<br />
阳虎见挑衅不成,索性是换上了赵鞅的甲胄,又竖起中军大旗,随后来到营前又是一阵叫骂。<br />
高强也是无动于衷,依旧是命人立刻一阵箭雨退敌。<br />
但见阳虎灵机一动,竟是直接佯装翻下马车,并是命人放倒中军大旗。<br />
随即从赵军阵中又是传来一阵呼喊道:“将军已亡!将军已亡”<br />
转眼间,赵军便是一路丢盔弃甲,“溃逃”而去。<br />
陆浑之戎的首领赤暠,但见赵军“已溃”,果真是再也沉不住气,想要率军乘胜追击。<br />
高强却是立刻出得大帐,果断将其拦住,并是朝着赤暠翻了一下白眼:<br />
“不可追击!”<br />
赤暠这时却只当高强是不想让他夺了首功,不禁反问道:<br />
“赵师既溃,如此大好歼敌之机,怎可轻易错过?!若这时候还不出击,难道我们只是摆设不成?”<br />
高强却是沉声道:<br />
“你可知对面是何人?乃是天下闻名的李然李子明!晋阳一战犹在眼前,岂可如此轻敌?!”<br />
赤暠却甚是不屑言道:<br />
“晋阳一战,皆是尔等指挥失当,不懂得天时地利!如今敌人自溃,你却又在这里贻误战机,却是何故?高大人,你莫不是怕我抢了你的风头不成?”<br />
“我率领陆浑之戎,追随中行氏南征北战,大小战事历经无数!对面不过区区一个李然小儒,如今又无险要可守,有何惧哉?!”<br />
高强叹了口气,知道和他说不通,只得说道:<br />
“临行之前,中行大夫已经跟你说的清楚明白,一切战事皆由我来做主!”<br />
赤暠却是不服气的回呛道:<br />
“哼!将在外君令尚且不受,中行大夫确是如此说的,但你此前一再贻误战机,以至中行氏如今陷得如此被动,你又有何面目来指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