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张顺正听的津津有味,怎么也没想到这厮突然话锋一转,由贸易转到海禁上去了。<br />
原来这吴延忠身为山阴吴氏的代表人,常年参与这一条航行的贸易,获利颇巨,他当然不肯把这条航行让出来。<br />
但是如今义军兵锋极盛,无论登莱、东江还是辽东都岌岌可危,将要或者已经纳入到义军麾下。<br />
所以他这才拿陈洪范作为投名状,前来拜见张顺,试图继续掌控这一条贸易线。<br />
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欺负“土包子”、“泥腿子”张顺不懂贸易,鼓吹以海禁。<br />
海禁者,禁人而不禁己耳!<br />
只要海禁一出,朝廷不得征税,其他竞争对手不得入海,他们山阴吴氏便能彻底垄断这一条贸易路线。<br />
“海禁?为何要海禁?”张顺不由笑了,“本王听闻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br />
“今有这一条贸易航线,正是大力发展之际,如何谈海禁耶?”<br />
糟了!<br />
吴延忠听了张顺这话,顿时脸色大变:这是碰到懂行的了!<br />
第591章 出使<br />
自十一月三日义军先后攻陷登州和水城以后,消息很快传到了青州。<br />
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朱大典大为震恐,不由携衡王撤出青州,退守诸城、日照一带。<br />
李自成和张胖子则趁机东西对进,先后夺取青州、莱州和登州广大地区。<br />
而洪承畴亦趁机南下,夺取兖州,与驻扎在徐州的刘良佐对峙。<br />
于是双方便以泰山、忻蒙山为界,从东西两个方向暂时形成了相持局面。<br />
趁此间隙,新任登莱水师提督黄孙茂不由亲自赶往京师,拜见张顺,提出了“联络属国”的建议。<br />
“东联朝鲜,西击鞑虏?”张顺闻言,不由又念叨了一遍道。<br />
“对,东江势孤,又遭东虏连番攻击,早已经筋疲力尽,难以动弹。”黄孙茂不由解释道。<br />
“若是命其东向,恐心有余而力不足。”<br />
“而朝鲜本我天朝属国,只是慑于东虏兵威,这才不得已与其虚与委蛇。”<br />
“若是能复得朝鲜助力,出兵东向,定让那东虏首尾不得兼顾!”<br />
原来这黄孙茂职务虽然不甚高,却是一员能吏。<br />
他不仅担任青登莱兵备道一职多年,更在天启年间出使过朝鲜,故而对辽东局势颇有见地。<br />
如今的东江镇历经数次大战,早已经元气大伤,沈世魁手底下只剩不过数千兵罢了聊胜于无。<br />
虽然后金一时半会儿吃不下他,他暂时也无力反击后金。<br />
而朝鲜则不同,虽然遭受后金两次讨伐,同样损兵折将,但是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br />
若是真个能倒过来,即便不出兵,只断了和后金的贸易、朝贡,就足以给四面楚歌的后金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br />
更不要说,依照明国对朝鲜的影响,还能调动其兵马从义州方向进攻,能够进一步牵扯后金的兵力。
原来这吴延忠身为山阴吴氏的代表人,常年参与这一条航行的贸易,获利颇巨,他当然不肯把这条航行让出来。<br />
但是如今义军兵锋极盛,无论登莱、东江还是辽东都岌岌可危,将要或者已经纳入到义军麾下。<br />
所以他这才拿陈洪范作为投名状,前来拜见张顺,试图继续掌控这一条贸易线。<br />
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欺负“土包子”、“泥腿子”张顺不懂贸易,鼓吹以海禁。<br />
海禁者,禁人而不禁己耳!<br />
只要海禁一出,朝廷不得征税,其他竞争对手不得入海,他们山阴吴氏便能彻底垄断这一条贸易路线。<br />
“海禁?为何要海禁?”张顺不由笑了,“本王听闻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br />
“今有这一条贸易航线,正是大力发展之际,如何谈海禁耶?”<br />
糟了!<br />
吴延忠听了张顺这话,顿时脸色大变:这是碰到懂行的了!<br />
第591章 出使<br />
自十一月三日义军先后攻陷登州和水城以后,消息很快传到了青州。<br />
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朱大典大为震恐,不由携衡王撤出青州,退守诸城、日照一带。<br />
李自成和张胖子则趁机东西对进,先后夺取青州、莱州和登州广大地区。<br />
而洪承畴亦趁机南下,夺取兖州,与驻扎在徐州的刘良佐对峙。<br />
于是双方便以泰山、忻蒙山为界,从东西两个方向暂时形成了相持局面。<br />
趁此间隙,新任登莱水师提督黄孙茂不由亲自赶往京师,拜见张顺,提出了“联络属国”的建议。<br />
“东联朝鲜,西击鞑虏?”张顺闻言,不由又念叨了一遍道。<br />
“对,东江势孤,又遭东虏连番攻击,早已经筋疲力尽,难以动弹。”黄孙茂不由解释道。<br />
“若是命其东向,恐心有余而力不足。”<br />
“而朝鲜本我天朝属国,只是慑于东虏兵威,这才不得已与其虚与委蛇。”<br />
“若是能复得朝鲜助力,出兵东向,定让那东虏首尾不得兼顾!”<br />
原来这黄孙茂职务虽然不甚高,却是一员能吏。<br />
他不仅担任青登莱兵备道一职多年,更在天启年间出使过朝鲜,故而对辽东局势颇有见地。<br />
如今的东江镇历经数次大战,早已经元气大伤,沈世魁手底下只剩不过数千兵罢了聊胜于无。<br />
虽然后金一时半会儿吃不下他,他暂时也无力反击后金。<br />
而朝鲜则不同,虽然遭受后金两次讨伐,同样损兵折将,但是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br />
若是真个能倒过来,即便不出兵,只断了和后金的贸易、朝贡,就足以给四面楚歌的后金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br />
更不要说,依照明国对朝鲜的影响,还能调动其兵马从义州方向进攻,能够进一步牵扯后金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