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长项是文化课,与太子相比,大阿哥可不是差了一点半点。<br/> 而在骑射课上,太子只比大阿哥差一点点,才是让郝如月惊讶的地方。<br/> “太子是什么?”郝如月发问。<br/> 太子认真回答:“是储君。”<br/> “储君将来是什么?”郝如月一边问,一边摆手遣了屋里服侍的,接下来她要说大逆不道的话了。<br/> 等屋中只剩下母子二人,太子才开口:“是皇帝。”<br/> 郝如月点头:“皇帝需要自己上战场,与敌人肉搏么?”<br/> 太子缓缓摇头,郝如月又道:“汉高祖刘邦文不及萧何,武不及韩信,谋不及张良,最后却能以布衣治天下,靠的是什么?“<br/> 见太子仍是摇头,郝如月猜他学《史记》可能还没学到刘邦,便自己说出了答案:“靠的是御人之术。”<br/> 到底只是个七岁的孩子,大约还听不懂这些,郝如月化繁为简:“总之,皇帝只需做好自己的分内,管好手下这些朝臣,让朝廷高效运转,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了。”<br/> 最后还跟太子开了一个玩笑:“皇帝都已经是皇帝了,手握天下,实在没必要跟将军比骑射,抢武将的差事。”<br/> 这一句,太子似乎听懂了,终于破涕为笑。<br/> 一晃到了颁金节,听说皇上要带太子和大阿哥去景山围猎,郝如月还有些担心。<br/> 毕竟两个孩子才开始学骑射。<br/> 等从景山回来,郝如月才发现是自己多虑了。<br/> 太子和大阿哥表现很好,居然第一次狩猎便有收获。<br/> 太子一共射了五箭,箭无虚发,共猎得一鹿四兔。<br/> 大阿哥射箭更多,所得猎物也更多。<br/> 两个少年当着皇上的面,将猎物分了。太子把鹿献给了太皇太后,四只兔子,两只献给太后,两只献给皇上。<br/> 分完之后,大阿哥问他:“皇额娘的呢?”<br/> 太子佯装忘了,大阿哥慷慨地从自己的猎物里分了一头鹿,两只兔和两只带花翎的雉鸡给他,让他献给皇后。<br/> 太子含笑谢过。<br/> 康熙把两人的互动全看在眼中,满意笑了,也慷慨地分了一只狐狸给太子,让他献给皇后。<br/> 跟去的众朝臣纷纷效仿,送了太子不少猎物。<br/> 于是郝如月成了这次围猎最大的赢家,虽然没有得到太子亲手射的猎物,却意外地收获了一车野味。<br/> 太子将猎物送过来的时候,郝如月都惊呆了:“这些都是你猎的?”<br/> 太子莞尔,从怀中掏出一个礼单,交给郝如月,郝如月展开一看笑了。<br/> 没有一样是太子所猎,却全是太子的孝敬。<br/> 郝如月:让你学习,没让你超越啊!<br/> 然后细看礼单,拧眉。<br/> 别人送的都是鹿啊,兔啊,鸡啊什么的,皇上为什么送了她一只狐狸?<br/> 走过去观察那只狐狸,倒是通体雪白,皮子扯下来可以做个手筒。<br/> “你的猎物呢?”郝如月又问。<br/> 太子把自己的分配说了,郝如月点头,全都照顾到了。<br/> 才把太子带来的野味安顿好,大阿哥又来献宝了,于是坤宁宫再次热闹起来。<br/> 今日围猎,纯娱乐,没有功课,郝如月留了太子和大阿哥在坤宁宫用晚膳。<br/> 没有皇上在场的情况下,郝如月并不要求两个孩子食不言,所以饭桌上不可避免地聊起了今日的围猎。<br/> “没趣儿。”郝如月对孩子们没有要求,孩子们在她面前也没有顾忌,像朋友一样交流。<br/> 不等太子开口,大阿哥先就今日的围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br/> 郝如月不解:“收获了这么多猎物,怎么说没趣儿?”<br/> 太子笑着给她解释:“景山地方小,猎物又多,我和大哥狩猎的时候,那些侍卫怕我们猎不到,就骑马把猎物赶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一箭一个地射着玩。”<br/> 敢情是在养殖场狩猎啊,那是挺没趣儿的,郝如月腹诽。<br/> 太子格局打开之后,很有自己的想法:“今日的狩猎就是个幌子,不过是汗阿玛与朝臣们同乐的机会。”<br/> 大阿哥扒了两口饭,并不能体会太子的心得:“什么时候能去蒙古跑马,当真狩猎一回就好了!”<br/> 郝如月掐指一算,大阿哥的愿望应该很快就能实现了。<br/> 十月底,吴三桂的接班人吴世璠在云南自杀,三藩之乱落下帷幕。<br/> 皇上御午门外宣捷,之后决定去木兰围场冬狩。<br/> 说是冬狩,其实是去犒劳蒙古。<br/> 在三藩之乱这些年,蒙古只闹了一回事,被平定之后一心为朝廷征战,出力颇多。<br/> 先帝在时,去蒙古冬狩都会带着自己的蒙古皇后和蒙古妃子同行,以彰显皇帝对蒙古的重视。<br/> 到了康熙朝,逐渐有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对蒙古的依赖程度降低,转而重视起八旗的稳固。<br/> 很多少数民族政权都是这样,打天下时,众志成城,等到坐天下的时候,就开始分崩离析,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br/> 所以康熙的元后是旗人,诸多妃嫔也是旗人,满后宫扒拉完,只有两个蒙古妃嫔。<br/> 其中一个还早早死了。<br/> “这回冬狩,把宣嫔带上。”康熙继位之后第一次巡幸蒙古,在去之前,自然要到慈宁宫说与太皇太后知道。<br/> 已故的慧妃,与还在世的宣嫔,都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太后的堂妹。<br/> 慧妃从小入宫待年,与“已故”的钮祜禄氏一起,养在慈宁宫,性质跟童养媳差不多。<br/> 奈何慧妃十几岁病逝,从未服侍过康熙。<br/> 慧妃死后,宣嫔入宫,一进宫就封贵人,却也没有服侍过皇上。<br/> 不是她不想,而是皇上不愿意。<br/> 每当太皇太后提起,或者太后被太皇太后逼着提起,康熙都说忙。<br/> 从前是假忙,后来是真忙,一忙就忙到现在。<br/> 连这个嫔位都是现封的,真是要多敷衍有多敷衍,敷衍到太皇太后都看不下去了。<br/> 也是宣嫔不争气,明知皇上喜欢弱质纤纤的细腰美人,她偏管不住自己那张嘴。<br/> 本来身量就高,又吃得膀大腰圆,与袅袅婷婷的众妃嫔站在一起,不像姐妹,像保镖。<br/> 从前皇上雨露均沾的时候,宣嫔都没沾上一点。这会儿皇上娶了心上人,雨露全洒在了坤宁宫,太皇太后也不指望什么了。<br/> 只是每回想起都要感叹一声,科尔沁也是出过绝世美人的地方,这几年怎么颗粒无收了!<br/> 可能是年纪大了,几次梦回科尔沁,太皇太后也很想去草原看看。奈何皇上第一次巡幸塞外,只留了裕亲王监国,她不放心,想了想还是决定在京城坐镇。<br/> 虽然皇上亲政的这些年,太皇太后不肯放权,祖孙之间有些龃龉,但在康熙心里,有太皇太后在,不管他去到哪里,都无后顾之忧。<br/> 太皇太后不跟去,只让他带上一个宣嫔,康熙自然没意见。<br/> 协调好太皇太后这边,康熙又去了慈仁宫,邀请太后同行。<br/> 太后欣然接受。<br/> 从她嫁进皇宫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几年没再看过风吹草低见牛羊了。午夜梦回,泪湿枕边,鼻畔仿佛还残留着青草的香味。<br/> 问过两宫的意思,康熙还要敲定前朝随行名单,便将后宫的随行人员交给皇后来定。<br/> “皇额娘,带我去吧!”春江水暖鸭先知,大阿哥一听说便跑来坤宁宫报名了。<br/> 太子跟着走进来:“大哥,你等等我。”<br/> 跟在大阿哥身边的小太监快吓死了:“阿哥别跑,仔细皇上瞧见了罚你。”<br/> 宫里有规矩,没有要紧的事不准跑动,更不准喧哗。<br/> 别的地方还好,坤宁宫是什么地方,皇上经常过来。这要是让皇上撞见了,阿哥没事,身边人的屁股怕是要开花了。<br/> 郝如月拿了帕子给大阿哥擦脑门,让太子别站着,来炕上坐,吩咐丁香端了奶茶和水果上来。<br/> 大阿哥急得不行,还要再求,却被太子挤到一边:“你挤我干嘛?”<br/> 太子挤到郝如月面前,郝如月看他:“你怎么了?”<br/> 太子指指自己的脑门:“也出汗了。”<br/> “……”<br/> 郝如月换了一条手帕,给太子擦他脑门上并不存在的汗水,对大阿哥说:“皇子归皇上管,我这边只管后宫妃嫔。”<br/> 大阿哥闻言脸就垮了,郝如月热心给他出主意:“最近好好背书,别惹皇上生气,问题不大。”<br/> 听到背书,大阿哥都快哭出来了。<br/> 奶茶端上来,太子递了一杯给大阿哥:“背书这事好办,回头你先背给我听,我这边过了,汗阿玛那边就好办了。”<br/> 大阿哥喝酒似的将奶茶一饮而尽,看向太子:“好,为了冬狩,我豁出去了!就是不吃不睡,也要让汗阿玛满意!”<br/> 说完又看郝如月,猛男撒娇:“皇额娘,你什么时候生小弟弟呀?”<br/> 太子挑眉:“背书跟小弟弟有什么关系?”<br/> 大阿哥一脸“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表情:“惠娘娘说皇额娘早点生下小弟弟,汗阿玛就不会总盯着咱们两个了!”<br/> “……”<br/> 翌日请安过后,众妃嫔得了消息,全都眼巴巴地看着郝如月。<br/> 帝后大婚之后,皇后宠冠六宫。皇上一改从前的雨露均沾,独宠皇后一人,哪怕皇后一直没有遇喜。<br/> 后宫盼雨露如盼甘霖。每个月只有皇后不方便侍寝那几日,皇上有时间才会到东西六宫转一转。<br/> 皇上有多钟情皇后,经过仁孝皇后薨逝后那三年的腥风血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br/> 后来又出了宜贵人和卫常在的事,众人从心知肚明变成安静如鸡。<br/> 皇上才抱得美人归,怎么也要新鲜一段时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