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路人甲[快穿] 第33节
谢飞讷讷道:“我见你生气了……”<br />
“我会吃人?生个气就把你吓成这样?”<br />
谢飞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是我自己做错了事情,说错了话。”<br />
陈昭眉头稍挑,故意捉弄他道:“那你说说,你错在哪儿了?”<br />
谢飞愣住了,挠了半天头,这才试探性的说道:“我不该在外头说这些?”<br />
“不对。”<br />
“呃,我不该买雪花膏,应该买蛤蜊油?”<br />
“……”<br />
陈昭无言以对,忍不住大大翻了个白眼:“谢飞,你是不是傻!”<br />
谢飞惊呆了,他和陈昭认识几十年,这还是对方第一次冲他发火。<br />
第40章 探亲<br />
陈昭深吸一口气, 平复了心情后才说道:“我以为我们现在是夫妻,虽然只是契约夫妻,但是同甘共苦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你觉得呢?”<br />
谢飞微楞之后, 点了点头。<br />
“而且我也并不觉得这很辛苦, 上一次那么艰难的情况下, 不也很自得其乐吗?若是我愿意,我觉得我可以过上十分奢华的生活,你觉得呢?”<br />
谢飞又点了点头。<br />
“所以, 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我自己选的, 咱们相识多年, 我的脾气你该是知道的, 千金难买我乐意。高楼软枕也好,戈壁风沙也罢,总归我自己心里舒服, 我自己做出的决定,所以这些都与你无关, 对吧。”<br />
谢飞惯性点头, 随即又连忙摇头, 嗫喏道:“不, 不是这样的。如果当初咱们没有协议结婚,组织上就不会把你调到这里来,你还可以在学校里头好好做你的研究。”<br />
陈昭真是要被他的死脑筋气笑了。<br />
当然, 谢飞也觉得快要被陈昭的思维打败了。<br />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一会儿, 煤炉子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声音, 水烧开了。<br />
陈昭找出洗脸盆,倒了一盆热水:“先来泡泡你的手吧, 我去做饭。想吃什么?我前几天刚领的物资,有大米,还有面粉。”<br />
谢飞把他土黄色的大背包拉开,笑着说道:“我在城里也买了点东西,小米,麦乳精、奶粉还有奶糖、饼干……”<br />
陈昭的火气瞬间消散了,她自己也跟着营地后勤人员去采购过,自然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抢手货,就算是有票据,都很难买得到。谢飞带回来这么多,肯定是把这几个月的份额都攒下来,一次性带回来的,说不定还跟其他同事换了些。<br />
总是如此,陈昭心想,他总是做得到说的少,让她有火都发不出。<br />
陈昭放轻声音道:“我这里什么都不缺,你们工厂地方偏僻,你自己留着补补身子。而且我也有工资津贴,研究员的待遇不错的,你不必担心我。”<br />
谢飞把东西一一摆放在客厅的柜子里头,头也不回地说道:“我们的待遇也不错,而且你不是隔三差五还叫人送东西给我,大半都叫我分给同事们吃了。这次他们听说我回家探亲,特意凑了票据给我,叫我带给你回礼的,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我也不好回绝了。”<br />
陈昭知道他在这方面,其实是相当执拗的人,只得罢了。<br />
她也在心里盘算着,有没有什么东西能给谢飞带走的。<br />
不过现下么,还是先做午饭要紧。<br />
谢飞从前是南方人,主食更喜欢吃大米,陈昭难得奢侈了一把,做了一大锅米饭。她现在是四级研究员,每个月能有三斤大米的份额,这回一次就用掉了一半。<br />
陈昭一边淘米一边想着,待会儿得去邻居家里问问,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大米,拿钱票去换一点才好。谢飞一年估计也只能回家一次,总得叫他吃几顿喜欢的饭菜才好。<br />
大米饭,配上番茄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一份青菜汤,谢飞吃得头也不抬。<br />
风卷残云一般的吃光了所有碗碟后,谢飞才捂着肚子叹了口气:“食堂师傅什么都好,就是做饭只是老三样,土豆白菜大茄子,不是炖就是煮,大锅菜一烩,都是一个味儿。”<br />
“吃饱是没有问题,但要想吃得好,那就没有可能了。大家有心想要说几句,又怕伤了大师傅的心,一天天忍下来,现在也都习惯了。”<br />
陈昭笑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大棚里头的蔬菜都丰收了,我跟着几位军属大姐学会了做腌菜,味道还不错。等到你走的时候,我多给你装几罐子,到时候你配着饭吃,也算是能调调味儿。”<br />
这个谢飞倒是没有拒绝:“你们这大棚可真厉害,我们工厂里头最近的伙食都好了很多了,蔬菜什么的都不缺了。特别是你们新培育出的西红柿,酸甜可口,大家都乐意当水果吃,食堂大师傅每天都喜笑颜开的,说是食谱丰富了许多。”<br />
提起这个,陈昭话就多了。<br />
他们这个大棚建的艰难,倾注了大家全部的心血。<br />
里头种的各种蔬菜种子,都是各位教授厚着脸皮写信,从天南海北的朋友手中淘来的优良品种,又有这么些大兵按时浇水除草,这才能得到现在的丰收成果。<br />
谢飞默默看着陈昭说话,见她提起自己的专业满脸放光的样子,心中若有似无的负罪感,这才彻底消散了去。<br />
他心里想着,自己对陈昭还是不够了解。<br />
这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并且乐在其中。<br />
陈昭不知道谢飞的想法,但是她也能明显感觉到对方态度的变化,这叫她心中也松了口气。<br />
纵然如今二人身份转换,她也并不想叫谢飞背上什么心理负担,觉得自己为了他牺牲良多之类的。毕竟这在陈昭看来,也不算牺牲,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罢了,若是对方为此觉得压力很大,那也不是陈昭的初衷。<br />
谢飞只有半个月休假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br />
麦浪泛起金黄的时候,陈昭送他离开营地。<br />
回来时候装满麦乳精和饼干的袋子,如今装满了瓶瓶罐罐:熬制的番茄酱,腌制的辣椒黄瓜,还有脱水的各种蔬菜干,以及晒好的葡萄干、红枣枸杞等果品。<br />
谢飞知道如今营地有了大棚之后,这些东西应该是不会缺了,所以也就都招盘全收了。<br />
送走他之后,陈昭又投身到繁忙的农活里去了。<br />
这试验田是大家花了大心血建成的,但是收获的粮食产量,却实在算不上很高。<br />
众人沮丧之余,也激起了不服输的劲儿头,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心力,想要征服这片戈壁滩,造出一个塞外江南来。故此,收获过后,大家也都没有闲着,更换品种、改进水肥配比,消除风沙影响,开垦灌溉水渠,维持土地营养。<br />
如此忙忙碌碌近三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适合在戈壁滩上种植的小麦品种,极度抗干旱和倒伏。<br />
此后,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高粱、小米等西北常见的粮食作物,一一筛选合适的品种,再经过军区往外推广。<br />
时间忙忙碌碌,转瞬就是十多年过去,国家的动荡期终于结束了。<br />
大学重新开学,而赵老师等一众老教授们,也都一一被返聘回校,继续站在讲台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培养新的人才。<br />
陈昭思索再三,还是没有接受原来学校的返聘,选择留在西北。<br />
一来是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二来则是因为她如今主攻的研究方向,就是抗干旱作物,西北的气候是最合适的。<br />
至于第三么,则是因为谢飞。<br />
他从前那个秘密研究任务,已经算是初步完成了。但是谢飞并没有被调离,而是升级到了火箭研究基地,继续进行武器研发。<br />
陈昭身为他名义上的妻子,保密程度依然很高,与其回到学校去,还要浪费警卫人员防护,不如直接留在西北来的方便自在,反正也待了十几年了。<br />
之后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却又惊心动魄。<br />
陈昭用自己的双眼,亲自见证了这条东方巨龙的快速腾飞。<br />
所有的一切,宛若被上了发条,按下了快捷键一样,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前行着。<br />
那个破败的国家,奇迹般的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神迹,一次次震惊世人,也震惊了陈昭的心。<br />
在陈昭五十岁那年,夏国终于成功发射了第一颗火箭。<br />
而在这之后,谢飞也终于有了一次假期,两人商量着回北都去探亲。<br />
自从陈昭被调到西部军区后,这么些年来,她只过北都两次,也都是匆忙来去。刘叔和桂花婶的孙子辈,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以想见二人的衰老,不拄着拐棍儿都难以行走了。<br />
桂花婶的眼睛已经花了,模模糊糊见着陈昭回来,抱着她就哭了一场。嘴里不住的念叨埋怨,说她心太狠,一走就是几十年,叫家里人牵肠挂肚。<br />
说完陈昭,又要拿拐杖去打谢飞:“你这个兔崽子不是好人呐,拐了我家阿昭就走,还不叫她回来看我这老婆子,可怜我把她养到这么大,倒叫我十几年都见不着人!”<br />
谢飞连躲都不敢躲,也无法为自己辩解,正准备硬着头皮挨了这几棍,好在还有虎子和石头在旁边拉架,叫陈昭颇有些哭笑不得。<br />
等到一番鸡飞狗跳之后,大家这才安静下来,坐在一处好好说话。<br />
刘家的饭馆现在还是国营饭店,虎子和石头两兄弟,还在饭店里头干着。可是爱国、解放和建设等几个孙辈,因为陈昭明里暗里的影响,却都对读书兴趣极大,如今也都是大学毕业生,各自分配了不同的工作,倒是不稀罕爹娘的铁饭碗了。<br />
桂花婶和刘叔子孙满堂,各个都是有出息能干的,倒是没有什么遗憾。<br />
唯一放不下的,还是陈昭和谢飞结婚几十年,至今还没有子嗣传承。<br />
第41章 第二个世界完结<br />
婉拒了桂花婶关于过继的提议, 又在刘家盘桓了数日,陈昭和谢飞准备回西北了。<br />
回家之前,陈昭把从前刘叔给她的两间房子, 又重新过户给了虎子和石头。两兄弟一人一间, 至于那间厢房, 则被陈昭记到了桂花婶的名下, 待到她百年之后,想给哪个儿孙,就给哪个儿孙。<br />
刘家夫妻已经是快八十岁的人了, 早年间过得苦, 如今身子也不算十分硬朗。这次再离开, 估计日后见面的机会, 也不多了,所以陈昭内心十分不舍得。<br />
只是聚散终有时,时光推着人向前, 时刻都不能停止。<br />
谢飞和陈昭做了二十来年的夫妻,一直聚少离多, 有时候一年能见一次面, 有时候三四年才能见一次面, 加在一起的相处时间, 都不超过半年。<br />
临到老年,才算是多了点相处的机会。<br />
不过也只是比以往多些罢了。<br />
谢飞还是经常会留在火箭基地加班,时常要三五个月才回来一次。<br />
而陈昭呢, 她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 小麦增产的研究还在做, 又在西北大学里头挂名,做了个教授, 每周还要抽出时间,去给学生上两天的课。<br />
两人在外人眼中,是一对彬彬有礼,举案齐眉的夫妻,可关起门来,还是从前默契十足,并肩作战的伙伴。<br />
时间一年年过去,陈昭送走了刘叔,第二年又送走了桂花婶。<br />
然后是其他熟悉的人,周教授、赵老师、唐师母……<br />
赵老师夫妻俩相继离世,中间只隔了一夜。陈昭特意请假,去参加恩师的告别会。<br />
待到葬礼完成之后,赵霁约陈昭一起说说话。<br />
赵霁原本已经远赴海外,继续去追求她的音乐事业,但是赵老师夫妻双双离世之后,她却突然下了在国内定居的决定。<br />
“从前爸爸常说,人总是要叶落归根的,那会儿我不理解。”<br />
赵霁坐在陈昭对面,漫不经心地搅动着手中的咖啡勺子,眉眼间也早就染上了风霜的痕迹。
“我会吃人?生个气就把你吓成这样?”<br />
谢飞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是我自己做错了事情,说错了话。”<br />
陈昭眉头稍挑,故意捉弄他道:“那你说说,你错在哪儿了?”<br />
谢飞愣住了,挠了半天头,这才试探性的说道:“我不该在外头说这些?”<br />
“不对。”<br />
“呃,我不该买雪花膏,应该买蛤蜊油?”<br />
“……”<br />
陈昭无言以对,忍不住大大翻了个白眼:“谢飞,你是不是傻!”<br />
谢飞惊呆了,他和陈昭认识几十年,这还是对方第一次冲他发火。<br />
第40章 探亲<br />
陈昭深吸一口气, 平复了心情后才说道:“我以为我们现在是夫妻,虽然只是契约夫妻,但是同甘共苦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你觉得呢?”<br />
谢飞微楞之后, 点了点头。<br />
“而且我也并不觉得这很辛苦, 上一次那么艰难的情况下, 不也很自得其乐吗?若是我愿意,我觉得我可以过上十分奢华的生活,你觉得呢?”<br />
谢飞又点了点头。<br />
“所以, 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我自己选的, 咱们相识多年, 我的脾气你该是知道的, 千金难买我乐意。高楼软枕也好,戈壁风沙也罢,总归我自己心里舒服, 我自己做出的决定,所以这些都与你无关, 对吧。”<br />
谢飞惯性点头, 随即又连忙摇头, 嗫喏道:“不, 不是这样的。如果当初咱们没有协议结婚,组织上就不会把你调到这里来,你还可以在学校里头好好做你的研究。”<br />
陈昭真是要被他的死脑筋气笑了。<br />
当然, 谢飞也觉得快要被陈昭的思维打败了。<br />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一会儿, 煤炉子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声音, 水烧开了。<br />
陈昭找出洗脸盆,倒了一盆热水:“先来泡泡你的手吧, 我去做饭。想吃什么?我前几天刚领的物资,有大米,还有面粉。”<br />
谢飞把他土黄色的大背包拉开,笑着说道:“我在城里也买了点东西,小米,麦乳精、奶粉还有奶糖、饼干……”<br />
陈昭的火气瞬间消散了,她自己也跟着营地后勤人员去采购过,自然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抢手货,就算是有票据,都很难买得到。谢飞带回来这么多,肯定是把这几个月的份额都攒下来,一次性带回来的,说不定还跟其他同事换了些。<br />
总是如此,陈昭心想,他总是做得到说的少,让她有火都发不出。<br />
陈昭放轻声音道:“我这里什么都不缺,你们工厂地方偏僻,你自己留着补补身子。而且我也有工资津贴,研究员的待遇不错的,你不必担心我。”<br />
谢飞把东西一一摆放在客厅的柜子里头,头也不回地说道:“我们的待遇也不错,而且你不是隔三差五还叫人送东西给我,大半都叫我分给同事们吃了。这次他们听说我回家探亲,特意凑了票据给我,叫我带给你回礼的,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我也不好回绝了。”<br />
陈昭知道他在这方面,其实是相当执拗的人,只得罢了。<br />
她也在心里盘算着,有没有什么东西能给谢飞带走的。<br />
不过现下么,还是先做午饭要紧。<br />
谢飞从前是南方人,主食更喜欢吃大米,陈昭难得奢侈了一把,做了一大锅米饭。她现在是四级研究员,每个月能有三斤大米的份额,这回一次就用掉了一半。<br />
陈昭一边淘米一边想着,待会儿得去邻居家里问问,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大米,拿钱票去换一点才好。谢飞一年估计也只能回家一次,总得叫他吃几顿喜欢的饭菜才好。<br />
大米饭,配上番茄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一份青菜汤,谢飞吃得头也不抬。<br />
风卷残云一般的吃光了所有碗碟后,谢飞才捂着肚子叹了口气:“食堂师傅什么都好,就是做饭只是老三样,土豆白菜大茄子,不是炖就是煮,大锅菜一烩,都是一个味儿。”<br />
“吃饱是没有问题,但要想吃得好,那就没有可能了。大家有心想要说几句,又怕伤了大师傅的心,一天天忍下来,现在也都习惯了。”<br />
陈昭笑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大棚里头的蔬菜都丰收了,我跟着几位军属大姐学会了做腌菜,味道还不错。等到你走的时候,我多给你装几罐子,到时候你配着饭吃,也算是能调调味儿。”<br />
这个谢飞倒是没有拒绝:“你们这大棚可真厉害,我们工厂里头最近的伙食都好了很多了,蔬菜什么的都不缺了。特别是你们新培育出的西红柿,酸甜可口,大家都乐意当水果吃,食堂大师傅每天都喜笑颜开的,说是食谱丰富了许多。”<br />
提起这个,陈昭话就多了。<br />
他们这个大棚建的艰难,倾注了大家全部的心血。<br />
里头种的各种蔬菜种子,都是各位教授厚着脸皮写信,从天南海北的朋友手中淘来的优良品种,又有这么些大兵按时浇水除草,这才能得到现在的丰收成果。<br />
谢飞默默看着陈昭说话,见她提起自己的专业满脸放光的样子,心中若有似无的负罪感,这才彻底消散了去。<br />
他心里想着,自己对陈昭还是不够了解。<br />
这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并且乐在其中。<br />
陈昭不知道谢飞的想法,但是她也能明显感觉到对方态度的变化,这叫她心中也松了口气。<br />
纵然如今二人身份转换,她也并不想叫谢飞背上什么心理负担,觉得自己为了他牺牲良多之类的。毕竟这在陈昭看来,也不算牺牲,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罢了,若是对方为此觉得压力很大,那也不是陈昭的初衷。<br />
谢飞只有半个月休假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br />
麦浪泛起金黄的时候,陈昭送他离开营地。<br />
回来时候装满麦乳精和饼干的袋子,如今装满了瓶瓶罐罐:熬制的番茄酱,腌制的辣椒黄瓜,还有脱水的各种蔬菜干,以及晒好的葡萄干、红枣枸杞等果品。<br />
谢飞知道如今营地有了大棚之后,这些东西应该是不会缺了,所以也就都招盘全收了。<br />
送走他之后,陈昭又投身到繁忙的农活里去了。<br />
这试验田是大家花了大心血建成的,但是收获的粮食产量,却实在算不上很高。<br />
众人沮丧之余,也激起了不服输的劲儿头,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心力,想要征服这片戈壁滩,造出一个塞外江南来。故此,收获过后,大家也都没有闲着,更换品种、改进水肥配比,消除风沙影响,开垦灌溉水渠,维持土地营养。<br />
如此忙忙碌碌近三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适合在戈壁滩上种植的小麦品种,极度抗干旱和倒伏。<br />
此后,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高粱、小米等西北常见的粮食作物,一一筛选合适的品种,再经过军区往外推广。<br />
时间忙忙碌碌,转瞬就是十多年过去,国家的动荡期终于结束了。<br />
大学重新开学,而赵老师等一众老教授们,也都一一被返聘回校,继续站在讲台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培养新的人才。<br />
陈昭思索再三,还是没有接受原来学校的返聘,选择留在西北。<br />
一来是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二来则是因为她如今主攻的研究方向,就是抗干旱作物,西北的气候是最合适的。<br />
至于第三么,则是因为谢飞。<br />
他从前那个秘密研究任务,已经算是初步完成了。但是谢飞并没有被调离,而是升级到了火箭研究基地,继续进行武器研发。<br />
陈昭身为他名义上的妻子,保密程度依然很高,与其回到学校去,还要浪费警卫人员防护,不如直接留在西北来的方便自在,反正也待了十几年了。<br />
之后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却又惊心动魄。<br />
陈昭用自己的双眼,亲自见证了这条东方巨龙的快速腾飞。<br />
所有的一切,宛若被上了发条,按下了快捷键一样,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前行着。<br />
那个破败的国家,奇迹般的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神迹,一次次震惊世人,也震惊了陈昭的心。<br />
在陈昭五十岁那年,夏国终于成功发射了第一颗火箭。<br />
而在这之后,谢飞也终于有了一次假期,两人商量着回北都去探亲。<br />
自从陈昭被调到西部军区后,这么些年来,她只过北都两次,也都是匆忙来去。刘叔和桂花婶的孙子辈,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以想见二人的衰老,不拄着拐棍儿都难以行走了。<br />
桂花婶的眼睛已经花了,模模糊糊见着陈昭回来,抱着她就哭了一场。嘴里不住的念叨埋怨,说她心太狠,一走就是几十年,叫家里人牵肠挂肚。<br />
说完陈昭,又要拿拐杖去打谢飞:“你这个兔崽子不是好人呐,拐了我家阿昭就走,还不叫她回来看我这老婆子,可怜我把她养到这么大,倒叫我十几年都见不着人!”<br />
谢飞连躲都不敢躲,也无法为自己辩解,正准备硬着头皮挨了这几棍,好在还有虎子和石头在旁边拉架,叫陈昭颇有些哭笑不得。<br />
等到一番鸡飞狗跳之后,大家这才安静下来,坐在一处好好说话。<br />
刘家的饭馆现在还是国营饭店,虎子和石头两兄弟,还在饭店里头干着。可是爱国、解放和建设等几个孙辈,因为陈昭明里暗里的影响,却都对读书兴趣极大,如今也都是大学毕业生,各自分配了不同的工作,倒是不稀罕爹娘的铁饭碗了。<br />
桂花婶和刘叔子孙满堂,各个都是有出息能干的,倒是没有什么遗憾。<br />
唯一放不下的,还是陈昭和谢飞结婚几十年,至今还没有子嗣传承。<br />
第41章 第二个世界完结<br />
婉拒了桂花婶关于过继的提议, 又在刘家盘桓了数日,陈昭和谢飞准备回西北了。<br />
回家之前,陈昭把从前刘叔给她的两间房子, 又重新过户给了虎子和石头。两兄弟一人一间, 至于那间厢房, 则被陈昭记到了桂花婶的名下, 待到她百年之后,想给哪个儿孙,就给哪个儿孙。<br />
刘家夫妻已经是快八十岁的人了, 早年间过得苦, 如今身子也不算十分硬朗。这次再离开, 估计日后见面的机会, 也不多了,所以陈昭内心十分不舍得。<br />
只是聚散终有时,时光推着人向前, 时刻都不能停止。<br />
谢飞和陈昭做了二十来年的夫妻,一直聚少离多, 有时候一年能见一次面, 有时候三四年才能见一次面, 加在一起的相处时间, 都不超过半年。<br />
临到老年,才算是多了点相处的机会。<br />
不过也只是比以往多些罢了。<br />
谢飞还是经常会留在火箭基地加班,时常要三五个月才回来一次。<br />
而陈昭呢, 她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 小麦增产的研究还在做, 又在西北大学里头挂名,做了个教授, 每周还要抽出时间,去给学生上两天的课。<br />
两人在外人眼中,是一对彬彬有礼,举案齐眉的夫妻,可关起门来,还是从前默契十足,并肩作战的伙伴。<br />
时间一年年过去,陈昭送走了刘叔,第二年又送走了桂花婶。<br />
然后是其他熟悉的人,周教授、赵老师、唐师母……<br />
赵老师夫妻俩相继离世,中间只隔了一夜。陈昭特意请假,去参加恩师的告别会。<br />
待到葬礼完成之后,赵霁约陈昭一起说说话。<br />
赵霁原本已经远赴海外,继续去追求她的音乐事业,但是赵老师夫妻双双离世之后,她却突然下了在国内定居的决定。<br />
“从前爸爸常说,人总是要叶落归根的,那会儿我不理解。”<br />
赵霁坐在陈昭对面,漫不经心地搅动着手中的咖啡勺子,眉眼间也早就染上了风霜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