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武脸色阴沉,来到一家书肆门前,抬步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柜台前自己要找的人。<br /><br />谢若娘正站在那里,拿着一块抹布擦拭桌面。<br /><br />刘希武顿时眉头一皱,大踏步走了过去,一巴掌按在了桌面上。<br /><br />“若娘!”他眼中满是不解,“我已经为你在长安置办了一处宅子,你只管待在那里,吃住都有仆婢伺候,想看书也可以让人送过去,不好吗?为什么要在这里?”<br /><br />谢若娘已经在长安待了有半年的时间。<br /><br />原本她是跟着刘希武来的,但是刘希武回来没多久就被派去镇压叛军,谢若娘就趁机离开了刘希武为她买的宅院,自己在这家书肆找了个活儿干。<br /><br />老板人不错,包食宿,每个月还有点钱拿,不仅如此,书肆中的书可以随便看。<br /><br />谢若娘就是看中这些条件,才来的。<br /><br />刘希武却非常生气,他回来后四处寻找谢若娘的下落,今天终于让他找到。<br /><br />谢若娘平静道:“谢谢你把我带到长安,你该报的恩已经报完了。”<br /><br />她只是动作迟疑了一下,就又低头继续擦拭柜面。<br /><br />刘希武倏地握紧拳头:“你明知道我带你来长安是为了什么!”<br /><br />他忘不了他在青县那个小村庄,死里逃生,是她救了他。<br /><br />他说:“你母亲之前一直想……”<br /><br />“一直想让我嫁给你。可是刘将军,我不是她。”谢若娘打断了他的话,“你的宅子就是你的宅子,我住在那里只会不清不楚、让人闲话。从前在青县,就是这种流言蜚语一直在伤害我和我母亲,如今到了长安,我不想再经受这些了。”<br /><br />刘希武绷紧下巴。<br /><br />可他喜欢她!<br /><br />他真不懂她为什么看不上他,难道是听说了他以前和吴氏的事,嫌弃他了?可是他们一个鳏夫,一个寡妇,不是刚好凑一对儿么?<br /><br />刘希武正阴沉着脸不说话,突然书肆另一角的门开了,一个伙计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哈腰笑道:“关老板慢走!”<br /><br />谢若娘浑身一震。<br /><br />郑嫣点点了头,对伙计说:“我半个月后再来,到时候你们可一定得把我要的那一批书给我印好。”<br /><br />伙计连连应是,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房门。<br /><br />谢若娘盯着那“关老板”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视线里,她才猛然反应过来,丢下手里的抹布就转过柜台冲了出去。<br /><br />“关先生!”<br /><br />谢若娘急奔到书肆门口,却还是来迟了,只看到了远去的马车。<br /><br />谢若娘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满是懊恼。<br /><br />都怪她刚刚人傻了,反应太慢,以至于错失了面见关先生的机会。<br /><br />伙计跟出来,挠了挠头疑惑道:“你认识关老板?”<br /><br />谢若娘连忙转过身,急速说道:“对!我以前认识他,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br /><br />“认识他你还问我?”伙计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还是解释道:“他是长康书肆的老板,那家书肆开了没多久,但是生意还挺好,最近是跟我们书肆合作印了一批书,来找我们老板谈事的。”<br /><br />他顿了顿,神神秘秘地凑近谢若娘说:“我们老板猜,那关老板背后肯定有人。要不然就凭他一个人,怎么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长康书肆做的这么大。”<br /><br />谢若娘脑子里快速转动,含糊地点了点头。<br /><br />这些对她来说都不重要,她得找到关先生,找个时间去长康书肆一趟!<br /><br />刘希武面色不善地走出书肆,正看到谢若娘满脸喜色,低着头盘算着什么,显然早把他给忘了。<br /><br />他捏了捏拳头,指关节咔嚓作响。<br /><br />关先生?关老板?他倒要查查,这关焉到底是何许人物。<br /><br />……<br /><br />郑嘉禾怀胎四月,胎象逐渐稳定下来,原本有的那些不适的症状也有所缓解,只是身子一天天笨重起来。<br /><br />杨昪一直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寸步不离。饶是这样,她仍坚持每日早起参加小朝会,从不缺席,作息十分规律。<br /><br />在这样的悉心照顾中,三年一度的春闱开始了。<br /><br />本次会试仍由礼部主持,在贡院举行,前前后后共三场,历时九天。在最后一场考策问时,却出了事。<br /><br />这次策问的题目是几位宰相商议着出的,问的是大魏对周边各族的处置问题。<br /><br />有一个叫邱俊喆的年轻举子,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文章,前半段都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分析,到了中间却笔锋一转,将过去一年与外族的战乱全部归咎于太后身上,文笔之中不乏对太后的辱骂、责怪,最后更是指出太后荒淫,以帝星之说愚弄世人,实为一己私欲,如果任由这件事荒唐下去,大魏江山危矣。<br /><br />礼部的那些考官阅卷时,被这篇文章中大胆的言论吓了一大跳。如果这份考卷被太后看到,太后肯定是要生气的。<br /><br />但太后如今这种情况,要是一不小心身体气出什么毛病,他们岂不是要担责?<br /><br />犹豫来犹豫去,礼部考功员外郎先去请教了礼部侍郎的意思,然后礼部侍郎又往上传,不知怎么,一来二去的,就传到了闵相公耳朵里。<br /><br />皇帝年幼或体弱不能亲政时,由太后代为掌权在大魏史上已有诸多先例。过去几年,当今太后执政也没做出什么特别惹天下文人众怒的事,因此这些年在民间威望稳步上升。<br /><br />除了上次叛乱的安王、吴王是别有用心,指责太后大肆揽权之外,这还是第一次看见有文人这般辱骂太后。<br /><br />而且这个邱俊喆还是国子监太学的学生。<br /><br />他敢把这种话毫不留情地写在考卷中,足以证明,这种声音已经不是一点点了。<br /><br />闵相公一手拿着那份考卷,眉头微皱着说:“这种东西还不赶紧烧掉,留着做什么?至于那个举子,不录就是了。”<br /><br />礼部侍郎正要躬身应是,太后从一侧走了过来,瞧见闵相公手里的东西,眉梢微挑:“这是什么?”<br /><br />闵相公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太后娘娘,这不过是臣随手记录的一些东西。”<br /><br />“我都看见了,是今年春闱的一篇策论,”郑嘉禾伸出了手,“什么东西让闵公这么宝贵?拿来吧。”<br /><br />闵相公犹豫片刻,只好硬着头皮把东西递了上去。<br /><br />郑嘉禾一页页翻过去,一开始还面色平静,看到中间时,她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br /><br />然后她面色无波,安安稳稳地把这篇策论还给了闵相公。<br /><br />闵相公道:“此人是国子监太学的学生,他父亲是陇州司马……”<br /><br />他简单把这人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不确定地问:“娘娘预备如何处置?”<br /><br />郑嘉禾睨他一眼,淡淡反问:“对皇帝不敬,该如何处置?”<br /><br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帝星的逻辑:<br /><br />1、通过星象推断有帝星,2、查找怀孕宗室妇,3、太后正好有孕,4、舆论造势,让大家认为帝星就是太后肚子里这一个。<br /><br />整个过程中没有牵涉到性别,当然在封建大背景下,通过玄学算出来胎儿是“帝星”,大家都默认这个孩子是男孩了。<br /><br />别的我就不说了,后面都会写。<br /><br />这两天上班太累了,今天先更这么多,周末多更<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