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帝看着这些大臣,说出召他们来的目的:“朕决定亲临温县,看宝物收获。”<br />
第409章 皇帝亲临<br />
皇上要南下?<br />
兴元帝抛出的话当即在众臣心中掀起巨浪。<br />
要知道这不是乱世相争的时候了,帝王出巡可不是说走就走的事。<br />
当即就有大臣反对:“陛下,南巡一来一回耗时颇久,诸多国事会受影响”<br />
兴元帝等他说完,淡淡道:“各部都会留人,寻常事宜按惯例办,要紧事加急呈送就可。”<br />
“可陛下不在京中,怕人心不安——”<br />
“朕已决定,暂让昭阳长公主监国。”<br />
长公主监国?<br />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br />
让女人监国感觉怪怪的,但昭阳长公主是皇上唯一的亲妹妹,似乎也说得过去<br />
其实众臣此时心中不约而同浮现一个人选:大皇子秀王。<br />
但无人敢提。<br />
帝王不在,储君监国名正言顺。可秀王毕竟不是储君,要是提议由其监国,心思就太明显了。<br />
宦海中最可怕的是什么?是自己在皇上面前心思太明显,却不知道皇上的心思!<br />
万一皇上不愿意秀王当太子呢?<br />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陛下,天子出行不比其他,需大量兵马随行,还请陛下三思。”<br />
好不容易税收涨了,国库没那么空了,皇上怎么能乱花钱!<br />
兴元帝颔首:“确实远行需要慎重考虑。”<br />
户部尚书嘴角微翘,十分欣慰。<br />
皇上还是听劝的。<br />
“朕已经考虑过了,天子出行是耗费不小,但这一趟值得。于卿难道不想随朕去亲眼看一看能改变万千百姓生活的宝物出土?”<br />
户部尚书劝说的话一下子卡住了。<br />
皇上说带他去!<br />
户部尚书不吭声了,其他人各怀心思,也无人再反对。<br />
“既然诸卿都不反对,那就商议一下南下的细节吧。”<br />
要带哪些人,走哪条路,有什么措施,京城这边如何运转,都要一一讨论。<br />
这一场议事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算结束。<br />
再然后,皇上要南下的消息就传开了。之后就是各项准备事宜有条不紊展开,这期间兴元帝又收到了孙岩的信,信上着重说了辛柚遇刺的事。<br />
隔了一天,又收到孙岩的第二封信,说的是白英前往长平卫求援遭到拦截的事。<br />
兴元帝震怒,催促着把出行时间再提前了几日。<br />
春日正是南下的好时节,走水路方便又舒适。出发那日皇家船队浩浩荡荡在大河中行进,独留岸边送别的昭阳长公主心情不是滋味。<br />
她也想阿柚了,她也想亲眼瞧瞧阿柚种的是什么宝物,凭什么留她在京城监国?<br />
在昭阳长公主看来,监国纯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br />
慈宁宫中,太后心情极差。<br />
“一国之君,九五之尊,不在京城安安稳稳,跑去南边干什么!哀家早就看出来那丫头是个能折腾的”<br />
骂完辛柚,又骂女儿:“让她监国就监国?她皇兄宠她,她就不知道推辞?哀家就没见过谁家嫁出去的女儿还回娘家做主的”<br />
就算实在没合适的人,她这个当娘的还在呢,轮得到出嫁女吗!<br />
心腹嬷嬷听着太后抱怨,实在没法附和。<br />
这治理国家和一家人关起门来过日子哪能一样啊。<br />
不管老娘与妹妹是什么心情,反正兴元帝随着离温县越来越近,心情越发期待了。<br />
而皇上南巡的消息早早传回温县,码头的修缮,道路的平整,这些代表对天子莅临重视的事宜如火如荼展开。<br />
张知县时不时去大河边站站,望着京城方向无数次暗暗庆幸:还好听进去了辛姑娘的话,不然就完了啊!<br />
时间进了三月,杨柳依依,繁花灿烂。<br />
得到皇家船队将要来到的消息,张知县率县衙上下,与辛柚等人一起迎出二十里等候。<br />
这一等,就从早上等到了下午。<br />
这并非传回的消息有误,而是特意提前这么久,以示恭敬。<br />
大河一望无际,阳光下波光粼粼如洒碎金。天水相接间,一艘艘巨大的船只慢慢映入人们眼帘。<br />
“来了,来了!”<br />
等在岸边的人一阵骚动,难抑兴奋。<br />
温县虽称不上穷乡僻壤,也离繁华差得远,等闲见个***都不容易,更别说皇上亲临。<br />
这其中辛柚面色平静,遥望着远方的船队。<br />
她的心中并不平静。<br />
有种植甘薯终于要收获的喜悦,也有对这段与贺清宵朝夕相处的时光要结束的不舍。<br />
这之后,他们又要重回京城那个牢笼,牵手走在田野间的温馨甜蜜只能在梦中了。<br />
船队渐渐近了,离着还有一段距离,张知县就率先跪下,口呼万岁。<br />
其他人也跪下了,很快万岁声地动山摇,惊得盘旋在江面上的飞鸟展翅高飞。<br />
辛柚也只好跪下,任江边的潮意沁入膝头。船队终于靠岸,兴元帝在前呼后拥之下登上码头。<br />
这码头是新修缮的,早已被重兵把守,等闲不得靠近。<br />
兴元帝脚落了实地,看向跪了一地的人,一眼就看到了辛柚。这倒与眼力好坏关系不大,作为来迎的人中唯一的女子,无疑是最显眼的。<br />
视线再稍稍移动,就不出意料看到了贺清宵。<br />
兴元帝盯了跪地的青年一瞬,喊道:“阿柚。”<br />
随他来的重臣勋贵,以及秀王,不由把目光投向出列的少女。<br />
“臣在。”<br />
“到朕身边来。”<br />
辛柚不疾不徐走过去。<br />
在她身后的张知县暗暗震惊,心道辛姑娘竟比他想的还受皇上看重,再次庆幸起当初的决定。<br />
兴元帝仔细打量走到面前的少女,唇边带着笑意:“瘦了,也黑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br />
“臣不辛苦,能亲手种出甘薯,是臣的荣幸。”<br />
甘薯?<br />
众人听了这陌生的名字悄悄交换眼神,到这时才知道辛柚种的宝物叫什么。<br />
不过这甘薯听起来就是农作物,不像是宝物啊。难不成是人参、灵芝那等珍品?<br />
可就算是人参灵芝,也不值当皇上大张旗鼓南巡吧?<br />
一听“甘薯”,兴元帝的心情越发迫切,目光一扫问:“哪位是温县知县?”<br />
张知县立刻跪着出列:“臣温县知县张为民见过陛下。”<br />
兴元帝点点头,由张知县为首的温县官员带路,前往下榻之处。<br />
第410章 丰收<br />
温县并非繁华富饶之地,行宫是没有的,也来不及临时建。兴元帝入住的是当地一位富绅提供的庄园。<br />
这庄园位于城西,占地颇广,依山傍水,虽不比皇家庄园精致,却自有一番趣味。<br />
呼吸着带着花香的空气,兴元帝一叹:“这温县虽没什么名气,却是个好地方。”<br />
之后设宴用膳不必细说,等都结束,兴元帝问回到身边的大太监孙岩:“这段时日,阿柚与长乐侯如何?”<br />
孙岩脑海中闪过二人悄悄牵手的画面,一脸真诚道:“回禀陛下,这数月来,阿柚公主与长乐侯发乎情,止乎礼,从无逾越之举。”<br />
兴元帝大感欣慰,对贺清宵欺君的怨气散去不少:“算他知道规矩。”转而又有些疑心:血气方刚的青年日日与心上人在一起,竟能自持守礼,那小子是柳下惠不成?<br />
还是说——他有问题?<br />
想到这种可能,兴元帝心情矛盾了。<br />
“陛下早些就寝吧。您一路劳顿,好生歇一歇。”孙岩劝道。<br />
兴元帝却睡不着:“那甘薯地在何处?已经可以收获了?一共种了多少”孙岩一一回了,有知道的,也有不懂的。<br />
兴元帝这才沐浴更衣歇下。<br />
转日一早,兴元帝在众臣陪同下亲自前往甘薯地。<br />
入目是大片的草藤,兴元帝面露惊讶:“种了这么多?”<br />
这与孙岩说的有出入啊。<br />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br />
<script>read_xia();</script>
第409章 皇帝亲临<br />
皇上要南下?<br />
兴元帝抛出的话当即在众臣心中掀起巨浪。<br />
要知道这不是乱世相争的时候了,帝王出巡可不是说走就走的事。<br />
当即就有大臣反对:“陛下,南巡一来一回耗时颇久,诸多国事会受影响”<br />
兴元帝等他说完,淡淡道:“各部都会留人,寻常事宜按惯例办,要紧事加急呈送就可。”<br />
“可陛下不在京中,怕人心不安——”<br />
“朕已决定,暂让昭阳长公主监国。”<br />
长公主监国?<br />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br />
让女人监国感觉怪怪的,但昭阳长公主是皇上唯一的亲妹妹,似乎也说得过去<br />
其实众臣此时心中不约而同浮现一个人选:大皇子秀王。<br />
但无人敢提。<br />
帝王不在,储君监国名正言顺。可秀王毕竟不是储君,要是提议由其监国,心思就太明显了。<br />
宦海中最可怕的是什么?是自己在皇上面前心思太明显,却不知道皇上的心思!<br />
万一皇上不愿意秀王当太子呢?<br />
户部尚书站了出来:“陛下,天子出行不比其他,需大量兵马随行,还请陛下三思。”<br />
好不容易税收涨了,国库没那么空了,皇上怎么能乱花钱!<br />
兴元帝颔首:“确实远行需要慎重考虑。”<br />
户部尚书嘴角微翘,十分欣慰。<br />
皇上还是听劝的。<br />
“朕已经考虑过了,天子出行是耗费不小,但这一趟值得。于卿难道不想随朕去亲眼看一看能改变万千百姓生活的宝物出土?”<br />
户部尚书劝说的话一下子卡住了。<br />
皇上说带他去!<br />
户部尚书不吭声了,其他人各怀心思,也无人再反对。<br />
“既然诸卿都不反对,那就商议一下南下的细节吧。”<br />
要带哪些人,走哪条路,有什么措施,京城这边如何运转,都要一一讨论。<br />
这一场议事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算结束。<br />
再然后,皇上要南下的消息就传开了。之后就是各项准备事宜有条不紊展开,这期间兴元帝又收到了孙岩的信,信上着重说了辛柚遇刺的事。<br />
隔了一天,又收到孙岩的第二封信,说的是白英前往长平卫求援遭到拦截的事。<br />
兴元帝震怒,催促着把出行时间再提前了几日。<br />
春日正是南下的好时节,走水路方便又舒适。出发那日皇家船队浩浩荡荡在大河中行进,独留岸边送别的昭阳长公主心情不是滋味。<br />
她也想阿柚了,她也想亲眼瞧瞧阿柚种的是什么宝物,凭什么留她在京城监国?<br />
在昭阳长公主看来,监国纯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br />
慈宁宫中,太后心情极差。<br />
“一国之君,九五之尊,不在京城安安稳稳,跑去南边干什么!哀家早就看出来那丫头是个能折腾的”<br />
骂完辛柚,又骂女儿:“让她监国就监国?她皇兄宠她,她就不知道推辞?哀家就没见过谁家嫁出去的女儿还回娘家做主的”<br />
就算实在没合适的人,她这个当娘的还在呢,轮得到出嫁女吗!<br />
心腹嬷嬷听着太后抱怨,实在没法附和。<br />
这治理国家和一家人关起门来过日子哪能一样啊。<br />
不管老娘与妹妹是什么心情,反正兴元帝随着离温县越来越近,心情越发期待了。<br />
而皇上南巡的消息早早传回温县,码头的修缮,道路的平整,这些代表对天子莅临重视的事宜如火如荼展开。<br />
张知县时不时去大河边站站,望着京城方向无数次暗暗庆幸:还好听进去了辛姑娘的话,不然就完了啊!<br />
时间进了三月,杨柳依依,繁花灿烂。<br />
得到皇家船队将要来到的消息,张知县率县衙上下,与辛柚等人一起迎出二十里等候。<br />
这一等,就从早上等到了下午。<br />
这并非传回的消息有误,而是特意提前这么久,以示恭敬。<br />
大河一望无际,阳光下波光粼粼如洒碎金。天水相接间,一艘艘巨大的船只慢慢映入人们眼帘。<br />
“来了,来了!”<br />
等在岸边的人一阵骚动,难抑兴奋。<br />
温县虽称不上穷乡僻壤,也离繁华差得远,等闲见个***都不容易,更别说皇上亲临。<br />
这其中辛柚面色平静,遥望着远方的船队。<br />
她的心中并不平静。<br />
有种植甘薯终于要收获的喜悦,也有对这段与贺清宵朝夕相处的时光要结束的不舍。<br />
这之后,他们又要重回京城那个牢笼,牵手走在田野间的温馨甜蜜只能在梦中了。<br />
船队渐渐近了,离着还有一段距离,张知县就率先跪下,口呼万岁。<br />
其他人也跪下了,很快万岁声地动山摇,惊得盘旋在江面上的飞鸟展翅高飞。<br />
辛柚也只好跪下,任江边的潮意沁入膝头。船队终于靠岸,兴元帝在前呼后拥之下登上码头。<br />
这码头是新修缮的,早已被重兵把守,等闲不得靠近。<br />
兴元帝脚落了实地,看向跪了一地的人,一眼就看到了辛柚。这倒与眼力好坏关系不大,作为来迎的人中唯一的女子,无疑是最显眼的。<br />
视线再稍稍移动,就不出意料看到了贺清宵。<br />
兴元帝盯了跪地的青年一瞬,喊道:“阿柚。”<br />
随他来的重臣勋贵,以及秀王,不由把目光投向出列的少女。<br />
“臣在。”<br />
“到朕身边来。”<br />
辛柚不疾不徐走过去。<br />
在她身后的张知县暗暗震惊,心道辛姑娘竟比他想的还受皇上看重,再次庆幸起当初的决定。<br />
兴元帝仔细打量走到面前的少女,唇边带着笑意:“瘦了,也黑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br />
“臣不辛苦,能亲手种出甘薯,是臣的荣幸。”<br />
甘薯?<br />
众人听了这陌生的名字悄悄交换眼神,到这时才知道辛柚种的宝物叫什么。<br />
不过这甘薯听起来就是农作物,不像是宝物啊。难不成是人参、灵芝那等珍品?<br />
可就算是人参灵芝,也不值当皇上大张旗鼓南巡吧?<br />
一听“甘薯”,兴元帝的心情越发迫切,目光一扫问:“哪位是温县知县?”<br />
张知县立刻跪着出列:“臣温县知县张为民见过陛下。”<br />
兴元帝点点头,由张知县为首的温县官员带路,前往下榻之处。<br />
第410章 丰收<br />
温县并非繁华富饶之地,行宫是没有的,也来不及临时建。兴元帝入住的是当地一位富绅提供的庄园。<br />
这庄园位于城西,占地颇广,依山傍水,虽不比皇家庄园精致,却自有一番趣味。<br />
呼吸着带着花香的空气,兴元帝一叹:“这温县虽没什么名气,却是个好地方。”<br />
之后设宴用膳不必细说,等都结束,兴元帝问回到身边的大太监孙岩:“这段时日,阿柚与长乐侯如何?”<br />
孙岩脑海中闪过二人悄悄牵手的画面,一脸真诚道:“回禀陛下,这数月来,阿柚公主与长乐侯发乎情,止乎礼,从无逾越之举。”<br />
兴元帝大感欣慰,对贺清宵欺君的怨气散去不少:“算他知道规矩。”转而又有些疑心:血气方刚的青年日日与心上人在一起,竟能自持守礼,那小子是柳下惠不成?<br />
还是说——他有问题?<br />
想到这种可能,兴元帝心情矛盾了。<br />
“陛下早些就寝吧。您一路劳顿,好生歇一歇。”孙岩劝道。<br />
兴元帝却睡不着:“那甘薯地在何处?已经可以收获了?一共种了多少”孙岩一一回了,有知道的,也有不懂的。<br />
兴元帝这才沐浴更衣歇下。<br />
转日一早,兴元帝在众臣陪同下亲自前往甘薯地。<br />
入目是大片的草藤,兴元帝面露惊讶:“种了这么多?”<br />
这与孙岩说的有出入啊。<br />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br />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