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破城知县做开国女帝 第103节
这不是造反吗?<br />
皇帝恶毒,他确实也痛恨皇帝,若是有那能力,他是想杀掉皇帝为冤死在战场上的同伴报仇的,但造反是那么容易的事吗?说不定反而送掉了性命。<br />
他如今过得很好,只想安安稳稳地继续过下去。<br />
石校尉推脱:“大军里有六个校尉,我一个人做不了主。”<br />
谢亦云:“只要石校尉做两件事,一是帮我把三百民兵带进军营,二是替我把另外五个校尉约到一起,我去劝劝他们。”<br />
石校尉惊愕地张大眼。<br />
他听出了谢知县的意思,劝说不成就要动武。<br />
就凭三百个民兵?<br />
他不知该不该说一声谢知县胆大妄为。<br />
不过这事他是不能答应的,这两件事他做了任意一样,造反的帽子就扣得牢牢的了。<br />
石校尉:“军营防范严密,我没办法把民兵带进去。”<br />
谢亦云又说了一会,石校尉始终不肯松口,对卫参军道:“卫大,我今天还有事,就先走了,改日你再到家里去找我,我们详谈。”<br />
说着就要离开。<br />
江护卫拿剑横拦在他的面前。<br />
虽然剑未抽出,但这举动之中的不善之意明显。<br />
石校尉变色:“江护卫这是何意?”<br />
一边暗暗观察四周,寻找脱身的路线。<br />
以他和卫大的情谊,卫大不会拦他,谢大人一个读书人可以忽略,只要摆脱江护卫就行。<br />
谢亦云笑道:“没有别的意思,石校尉还没有看到我的民兵队,请入林一观。”<br />
石校尉:“……”<br />
区区一千个民兵有什么好看的?他不想看。<br />
可是由不得他,树林里出来十几个人,簇拥着他往树林里走。<br />
江护卫抽出剑,轻轻一挥,随手砍倒边上的一棵树:“我为石校尉开路。”<br />
那树有水桶粗,在石校尉震惊的目光里,轰然倒地。<br />
又一人抽出剑来,也是轻轻一挥,把一棵大树砍倒:“我也给石校尉开路。”<br />
石校尉:“……”<br />
他注意到,除了江护卫,那些人手中剑的样式都是一样的。<br />
他们是从哪儿寻来的宝剑?如此锋利,见所未见。<br />
而且还有十来把。<br />
不过进到树林里,他立即就知道自己想错了。不是十来把,是几十把、几百把、几千把、一万多把。<br />
石校尉木然地看着面前的民兵,两万人左右,佩戴刀剑,除了少数的人,大部分人的剑都和先前的那人一个样式。<br />
剑都是宝剑,那么刀也必定是宝刀。<br />
两万民兵,宝刀宝剑,石校尉现在不知道,哪一点更令他震惊。<br />
谢亦云:“石校尉,我的民兵队可好?”<br />
石校尉:“……好。”<br />
这样的兵队还不好,要怎样的才算好?<br />
石校尉:“不是云夫人带兵吗?怎么没见到?”<br />
“啊,云将军在金石县带兵实战。”谢亦云指着何涵,“这里的兵是她带的。”<br />
何涵冲着石校尉一笑。<br />
石校尉:“……”<br />
他以为这就是云夫人带着的民兵队,竟然不是,这里的兵是一个小姑娘带的。<br />
石校尉:“云夫人带了多少兵?”<br />
谢亦云有问有答:“三万。”<br />
“石校尉,我再问你一次,可愿助我夺得那十万边兵?”<br />
石校尉苦笑,他看了谢知县的民兵队,不愿意也得愿意,不然今天走不出这片树林。<br />
也是他们只防着厉国兵,没发现背后居然藏了这样一支军队。<br />
被逼上梁山,但是他的心里也升起了兴奋。<br />
五万兵,利器在手,又有云夫人带兵,天下还真没有哪支军队可以和它抗衡。<br />
“谢知县是要带三百兵士入军营?”石校尉道,“今晚就是最好的时机。”<br />
第96章<br />
冬天里黑得早, 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外面已经看不清东西。<br />
边兵的军营内,四个校尉忽然接到石校尉的传信, 说有紧急事情,让他们一起到议事大帐去。<br />
四人陆续来到议事大帐,却发现石校尉还没到。<br />
“石校尉干嘛呢?把我们叫来, 自己却磨磨蹭蹭的还没来。”一个校尉道, “也不知道是什么紧急事情, 我现在听到这个心里就有点发慌。”<br />
另一个校尉深有同感:“是啊, 我心里也发慌, 不是皇上和太子那里又出了什么事吧?”<br />
第三个校尉道:“不会。刚刚得到的消息,太子和易大将军在朝徐州来, 再过十来天就到了, 皇帝的兵马追太子不上, 已经撤回京城, 他们的兵马都分开了,还能出什么事?”<br />
提到太子和易大将军, 先前第一个说话的校尉很是发愁:“只有十来天太子就要来了, 我们还没商议出个办法来, 到底让不让太子进徐州啊, 要赶紧决定,不能再拖延了。”<br />
皇帝和太子反目, 太子往徐州来,这就逼着他们在太子到达徐州之前选好站位。<br />
要是接纳太子进徐州,那就是站在了太子一边和皇帝作对, 就相当于是造反了;要是不许太子进徐州,那么他们就要准备和易大将军作战。两边都是十万人马, 打起来很可能是两败俱伤。<br />
乌校尉一瞪眼:“这有什么好想的?我们是易大将军手下的将领,当然要听易大将军的。”<br />
第三个校尉不满地反驳:“易大将军也是朝廷的大将军,应该听皇上的,再说,我们真要跟着太子造反,朝廷断了我们的供应,我们吃什么穿什么?”<br />
乌校尉:“徐州这两年粮产大增,让农户们多交点粮食上来,要还是差,找扬州和云州要点,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在这儿,他们不敢不给。至于军费,全国的商旅都到徐州来做生意,我们还怕没钱用?”<br />
他这几天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在他的想法里,先把整个徐州据为己有,拿徐州的物资来供应大军。<br />
徐州今非昔比,早不是当初那个贫穷的州郡,只要他们掌握徐州,养二十万军士不是很大的问题。<br />
而且他们还可以把相邻的扬州和云州占下来,再谋求以后的发展。<br />
宏图霸业就在眼前,这些人却还在犹豫,真是目光短浅。<br />
乌校尉鄙视地看三人一眼。<br />
三个校尉接收到他的眼神,都有点莫名其妙,第三个校尉只觉得他想得太美,“你要抢谢知县的生意?世家可不是好惹的。”<br />
两人说着争执起来。<br />
这几天,在六个校尉之间,这样的争执已经发生过很多次。<br />
其中柳校尉和乌校尉坚决要迎太子进徐州,那第三个校尉姓班,持反对意见,石校尉和另两个校尉都是犹豫不决,左右为难。<br />
今天柳校尉带兵出去巡查,还没转回军营,现在争吵的主力就是乌班两校尉。<br />
正吵得热闹的时候,石校尉进来了,身边还带着三个人。<br />
四个校尉都朝那三人望,心中惊诧。<br />
这三人明显不是他们的军士,石校尉喊他们来议事,怎么还带着外人?<br />
望了几眼,班校尉忽然惊叫出声:“卫参军!”<br />
其余三个校尉不认识卫参军,疑惑地望着班校尉叫的那人。<br />
石校尉把谢亦云、江护卫、卫参军介绍给四个校尉,接着卫参军说了九年前他去扬州催促粮草,如何发现皇帝暗中下旨拖延粮草,又是如何被追杀,最后只剩下两人逃出来,被俞县丞救下。<br />
他的伤虽然重,但没伤到根本,后来都养好了。<br />
可另一人伤到腿,逃亡的途中又没得到及时救治,以致伤势恶化,被俞县丞救下后,请大夫医治,抢回了一条命,却再也站不起来。<br />
班校尉听得目眦欲裂:“皇帝竟然真的做下此等事,简直是……”<br />
许多骂人的话滚到了他的喉间,猪狗不如、丧尽天良……但到底顾忌着没有骂出口,只是往地上狠狠地唾了一口:“呸!”<br />
乌校尉趁机劝说:“这样的皇帝,你还想为他尽忠?不怕他反刺你一刀?太子就要来了,我们正好迎进太子,认太子做君主。徐州富饶,我们有兵有钱有粮,何愁不成大事?”<br />
班校尉阴着脸不做声。<br />
皇帝固然不好,但太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br />
谢亦云挑眉,这位校尉说的话颇有意思。<br />
有兵倒罢,什么叫有钱有粮?<br />
军队可没有种田,也没有做生意,钱和粮都是朝廷供应的,一旦和朝廷闹翻,马上就面临缺钱缺粮的困境。钱和粮都不是短时间能创造出来的,可这位校尉信心十足,莫非他打算去抢?<br />
粮且先不说,至于钱,徐州最有钱的就是她,只有她的钱才足够供应二十万大军。<br />
她还没如何,这人倒是想要抢到她的头上来了。<br />
谢亦云朝着他:“这位是乌校尉吧?你们军队哪来的粮,哪来的钱?”<br />
乌校尉目光躲闪,没答话。<br />
谢亦云也不再管他,乌校尉是易大将军的死忠派,劝不下来的,不用浪费力气。<br />
她转向另三个校尉:“皇帝失德,太子不仁,诸位投向哪边都没有好结果。今我有五万兵,有云将军这样的带兵人,有天下半数的财富,诸位何不来助我,咱们共图大业。”<br />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br />
<script>read_xia();</script>
皇帝恶毒,他确实也痛恨皇帝,若是有那能力,他是想杀掉皇帝为冤死在战场上的同伴报仇的,但造反是那么容易的事吗?说不定反而送掉了性命。<br />
他如今过得很好,只想安安稳稳地继续过下去。<br />
石校尉推脱:“大军里有六个校尉,我一个人做不了主。”<br />
谢亦云:“只要石校尉做两件事,一是帮我把三百民兵带进军营,二是替我把另外五个校尉约到一起,我去劝劝他们。”<br />
石校尉惊愕地张大眼。<br />
他听出了谢知县的意思,劝说不成就要动武。<br />
就凭三百个民兵?<br />
他不知该不该说一声谢知县胆大妄为。<br />
不过这事他是不能答应的,这两件事他做了任意一样,造反的帽子就扣得牢牢的了。<br />
石校尉:“军营防范严密,我没办法把民兵带进去。”<br />
谢亦云又说了一会,石校尉始终不肯松口,对卫参军道:“卫大,我今天还有事,就先走了,改日你再到家里去找我,我们详谈。”<br />
说着就要离开。<br />
江护卫拿剑横拦在他的面前。<br />
虽然剑未抽出,但这举动之中的不善之意明显。<br />
石校尉变色:“江护卫这是何意?”<br />
一边暗暗观察四周,寻找脱身的路线。<br />
以他和卫大的情谊,卫大不会拦他,谢大人一个读书人可以忽略,只要摆脱江护卫就行。<br />
谢亦云笑道:“没有别的意思,石校尉还没有看到我的民兵队,请入林一观。”<br />
石校尉:“……”<br />
区区一千个民兵有什么好看的?他不想看。<br />
可是由不得他,树林里出来十几个人,簇拥着他往树林里走。<br />
江护卫抽出剑,轻轻一挥,随手砍倒边上的一棵树:“我为石校尉开路。”<br />
那树有水桶粗,在石校尉震惊的目光里,轰然倒地。<br />
又一人抽出剑来,也是轻轻一挥,把一棵大树砍倒:“我也给石校尉开路。”<br />
石校尉:“……”<br />
他注意到,除了江护卫,那些人手中剑的样式都是一样的。<br />
他们是从哪儿寻来的宝剑?如此锋利,见所未见。<br />
而且还有十来把。<br />
不过进到树林里,他立即就知道自己想错了。不是十来把,是几十把、几百把、几千把、一万多把。<br />
石校尉木然地看着面前的民兵,两万人左右,佩戴刀剑,除了少数的人,大部分人的剑都和先前的那人一个样式。<br />
剑都是宝剑,那么刀也必定是宝刀。<br />
两万民兵,宝刀宝剑,石校尉现在不知道,哪一点更令他震惊。<br />
谢亦云:“石校尉,我的民兵队可好?”<br />
石校尉:“……好。”<br />
这样的兵队还不好,要怎样的才算好?<br />
石校尉:“不是云夫人带兵吗?怎么没见到?”<br />
“啊,云将军在金石县带兵实战。”谢亦云指着何涵,“这里的兵是她带的。”<br />
何涵冲着石校尉一笑。<br />
石校尉:“……”<br />
他以为这就是云夫人带着的民兵队,竟然不是,这里的兵是一个小姑娘带的。<br />
石校尉:“云夫人带了多少兵?”<br />
谢亦云有问有答:“三万。”<br />
“石校尉,我再问你一次,可愿助我夺得那十万边兵?”<br />
石校尉苦笑,他看了谢知县的民兵队,不愿意也得愿意,不然今天走不出这片树林。<br />
也是他们只防着厉国兵,没发现背后居然藏了这样一支军队。<br />
被逼上梁山,但是他的心里也升起了兴奋。<br />
五万兵,利器在手,又有云夫人带兵,天下还真没有哪支军队可以和它抗衡。<br />
“谢知县是要带三百兵士入军营?”石校尉道,“今晚就是最好的时机。”<br />
第96章<br />
冬天里黑得早, 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外面已经看不清东西。<br />
边兵的军营内,四个校尉忽然接到石校尉的传信, 说有紧急事情,让他们一起到议事大帐去。<br />
四人陆续来到议事大帐,却发现石校尉还没到。<br />
“石校尉干嘛呢?把我们叫来, 自己却磨磨蹭蹭的还没来。”一个校尉道, “也不知道是什么紧急事情, 我现在听到这个心里就有点发慌。”<br />
另一个校尉深有同感:“是啊, 我心里也发慌, 不是皇上和太子那里又出了什么事吧?”<br />
第三个校尉道:“不会。刚刚得到的消息,太子和易大将军在朝徐州来, 再过十来天就到了, 皇帝的兵马追太子不上, 已经撤回京城, 他们的兵马都分开了,还能出什么事?”<br />
提到太子和易大将军, 先前第一个说话的校尉很是发愁:“只有十来天太子就要来了, 我们还没商议出个办法来, 到底让不让太子进徐州啊, 要赶紧决定,不能再拖延了。”<br />
皇帝和太子反目, 太子往徐州来,这就逼着他们在太子到达徐州之前选好站位。<br />
要是接纳太子进徐州,那就是站在了太子一边和皇帝作对, 就相当于是造反了;要是不许太子进徐州,那么他们就要准备和易大将军作战。两边都是十万人马, 打起来很可能是两败俱伤。<br />
乌校尉一瞪眼:“这有什么好想的?我们是易大将军手下的将领,当然要听易大将军的。”<br />
第三个校尉不满地反驳:“易大将军也是朝廷的大将军,应该听皇上的,再说,我们真要跟着太子造反,朝廷断了我们的供应,我们吃什么穿什么?”<br />
乌校尉:“徐州这两年粮产大增,让农户们多交点粮食上来,要还是差,找扬州和云州要点,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在这儿,他们不敢不给。至于军费,全国的商旅都到徐州来做生意,我们还怕没钱用?”<br />
他这几天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在他的想法里,先把整个徐州据为己有,拿徐州的物资来供应大军。<br />
徐州今非昔比,早不是当初那个贫穷的州郡,只要他们掌握徐州,养二十万军士不是很大的问题。<br />
而且他们还可以把相邻的扬州和云州占下来,再谋求以后的发展。<br />
宏图霸业就在眼前,这些人却还在犹豫,真是目光短浅。<br />
乌校尉鄙视地看三人一眼。<br />
三个校尉接收到他的眼神,都有点莫名其妙,第三个校尉只觉得他想得太美,“你要抢谢知县的生意?世家可不是好惹的。”<br />
两人说着争执起来。<br />
这几天,在六个校尉之间,这样的争执已经发生过很多次。<br />
其中柳校尉和乌校尉坚决要迎太子进徐州,那第三个校尉姓班,持反对意见,石校尉和另两个校尉都是犹豫不决,左右为难。<br />
今天柳校尉带兵出去巡查,还没转回军营,现在争吵的主力就是乌班两校尉。<br />
正吵得热闹的时候,石校尉进来了,身边还带着三个人。<br />
四个校尉都朝那三人望,心中惊诧。<br />
这三人明显不是他们的军士,石校尉喊他们来议事,怎么还带着外人?<br />
望了几眼,班校尉忽然惊叫出声:“卫参军!”<br />
其余三个校尉不认识卫参军,疑惑地望着班校尉叫的那人。<br />
石校尉把谢亦云、江护卫、卫参军介绍给四个校尉,接着卫参军说了九年前他去扬州催促粮草,如何发现皇帝暗中下旨拖延粮草,又是如何被追杀,最后只剩下两人逃出来,被俞县丞救下。<br />
他的伤虽然重,但没伤到根本,后来都养好了。<br />
可另一人伤到腿,逃亡的途中又没得到及时救治,以致伤势恶化,被俞县丞救下后,请大夫医治,抢回了一条命,却再也站不起来。<br />
班校尉听得目眦欲裂:“皇帝竟然真的做下此等事,简直是……”<br />
许多骂人的话滚到了他的喉间,猪狗不如、丧尽天良……但到底顾忌着没有骂出口,只是往地上狠狠地唾了一口:“呸!”<br />
乌校尉趁机劝说:“这样的皇帝,你还想为他尽忠?不怕他反刺你一刀?太子就要来了,我们正好迎进太子,认太子做君主。徐州富饶,我们有兵有钱有粮,何愁不成大事?”<br />
班校尉阴着脸不做声。<br />
皇帝固然不好,但太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br />
谢亦云挑眉,这位校尉说的话颇有意思。<br />
有兵倒罢,什么叫有钱有粮?<br />
军队可没有种田,也没有做生意,钱和粮都是朝廷供应的,一旦和朝廷闹翻,马上就面临缺钱缺粮的困境。钱和粮都不是短时间能创造出来的,可这位校尉信心十足,莫非他打算去抢?<br />
粮且先不说,至于钱,徐州最有钱的就是她,只有她的钱才足够供应二十万大军。<br />
她还没如何,这人倒是想要抢到她的头上来了。<br />
谢亦云朝着他:“这位是乌校尉吧?你们军队哪来的粮,哪来的钱?”<br />
乌校尉目光躲闪,没答话。<br />
谢亦云也不再管他,乌校尉是易大将军的死忠派,劝不下来的,不用浪费力气。<br />
她转向另三个校尉:“皇帝失德,太子不仁,诸位投向哪边都没有好结果。今我有五万兵,有云将军这样的带兵人,有天下半数的财富,诸位何不来助我,咱们共图大业。”<br />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br />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