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打算点头了。<br />
看到皇上的意思,两位国公更着急了。<br />
橡胶司不能挪走啊!<br />
挪走他们的钱怎么办!<br />
一年几百万两的收入,他们各家虽然因为分的不均,经常吵架。<br />
那肉也是烂在他们碗里。<br />
如果给了国库。<br />
那算什么?<br />
还真给那些贱民们修路吗。<br />
“皇上!朝中每年给纪元的俸禄,怎么可能让他这样大手笔送聘。”<br />
“私底下说不定还贪的更多啊!”<br />
水泥厂,橡胶产业。<br />
随便动动手指,都是百万两的财富。<br />
他们相信,纪元肯定贪的更多,只是没拿出来!<br />
说白了。<br />
他们想借着这个事抹黑纪元,让天下百姓都知道,纪元也是个大贪官,跟其他官员们一样。<br />
你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还替他说话?<br />
先看看自己吧!<br />
如果纪元想保住自己的名声,不让这些事公之于众,那就要听他们的话。<br />
至少在橡胶司上的事,直接保持沉默。<br />
只要他这么做了,那这些事,他们就可以不公开,不仅如此,还会让纪元去工部任职。<br />
“纪元做了那么多,不就是想要名声吗。”<br />
“名声对他来说,一定很重要。”<br />
两位国公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摆着要跟纪元做交易。<br />
是不再管橡胶司的事。<br />
还是让百姓们知道,纪元你的“真实面目”。<br />
这招数实在下三滥。<br />
可不得不说,也确实有用。<br />
皇上看了看他们,知道他们手段不算干净,但做到这种地步,还是没想到。<br />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见皇上默认,陈国公,赵国公微微一笑。<br />
解决了纪元,再熬到李首辅致仕,橡胶司也就十拿九稳。<br />
就算以后再有波折,那又怎么样,能拿几年就拿几年。<br />
被人骂也无所谓。<br />
利益才是真的。<br />
橡胶司的事,在京城朝野内外闹的沸沸扬扬。<br />
明显就要控制不住。<br />
突然之间,另一个事情传出来。<br />
纪元。<br />
贪污。<br />
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的时候,让不少人都发蒙。<br />
纪元怎么会跟贪污联系到一起啊。<br />
他做什么了吗?<br />
什么聘礼,什么养着启蒙夫子一家。<br />
什么西北的宝马。<br />
一连串的事情说的含含糊糊。<br />
要说有证据吗?<br />
那也没有。<br />
但是真的吗?<br />
又是真的。<br />
又有人道:“你们别被纪元当枪用了,他想把橡胶司从内务府要回来,要到哪?肯定是工部啊。”<br />
“那他想去哪个部门?也是工部。”<br />
他是给百姓们要回税收吗!<br />
不是!<br />
是给他自己!<br />
你们这些愚民,都被他利用了。<br />
这位才是真正的大贪官。<br />
什么青天大老爷,根本不存在。<br />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br />
纪元都听到不少风言风语。面前的太子都有些着急,再看纪元那样淡定,忍不住道:“纪元,你就不担心吗。”<br />
“要是百姓们信了怎么办。”<br />
纪元坦然道:“清者自清。”<br />
清者自清。<br />
可皇室他们找出来的证据好像没错吧?<br />
纪元确实送了三次聘礼,还送了好几匹宝马。<br />
连邬人豪都有一匹。<br />
按照他的俸禄来说,绝对买不起的。<br />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br />
都是心照不宣的。<br />
但要说清者自清,还是有点夸张了吧。<br />
太子心里竟然有种隐秘的高兴。<br />
原来纪元也是有弱点的,他也跟平常人一样。<br />
太子理直气壮了一些,认真道:“放心,这些都是小事,孤会让父皇开口,不让他们查下去,也会压下这些谣言。”<br />
“只是在橡胶司的事上,还是要缓一缓。”<br />
“至少过了今年。”<br />
现在十月份。<br />
十二月份,今年的橡胶税收就会交上来。<br />
太子的意思是,大家各退一步。<br />
皇室再拿一年的税收。<br />
明年正式移交给工部。<br />
而纪元,也会到工部做侍郎。<br />
这样的话,事情就平了。<br />
太子认为,这是对所有人都好的选择。<br />
至少国公那边,他已经商量好了。<br />
纪元并未再说,心道,明年李首辅致仕,他就要从首辅位置上退下来。<br />
到时候没了李首辅,皇室愿意交上来才怪。<br />
他们分明是想稳住自己,解决了李首辅,让橡胶司一拖再拖,就跟往年一样。<br />
纪元摇头,反而道:“不是这个意思。”<br />
“殿下,此事还请继续查下去。”“便是陈国公他们不查了,微臣也要让他们查。”<br />
“微臣清清白白,并不害怕。”<br />
“橡胶司还是尽快转到工部吧。”<br />
“此事才不能拖下去。”<br />
纪元的话传出去,气的皇室简直跳脚。<br />
如果说纪元的态度就够让人厌恶,那他赋闲在家写的一篇文章,才更让人吐血。<br />
《论橡胶的生产与制作,以及橡胶归属问题。》<br />
纪六元写的文章,立刻风靡京城。<br />
这篇文章从橡胶的不同品种,再到不同的应用范围,还有生橡胶跟熟橡胶之间的区别,以及应该属于哪种税收都做了详细的解释。
看到皇上的意思,两位国公更着急了。<br />
橡胶司不能挪走啊!<br />
挪走他们的钱怎么办!<br />
一年几百万两的收入,他们各家虽然因为分的不均,经常吵架。<br />
那肉也是烂在他们碗里。<br />
如果给了国库。<br />
那算什么?<br />
还真给那些贱民们修路吗。<br />
“皇上!朝中每年给纪元的俸禄,怎么可能让他这样大手笔送聘。”<br />
“私底下说不定还贪的更多啊!”<br />
水泥厂,橡胶产业。<br />
随便动动手指,都是百万两的财富。<br />
他们相信,纪元肯定贪的更多,只是没拿出来!<br />
说白了。<br />
他们想借着这个事抹黑纪元,让天下百姓都知道,纪元也是个大贪官,跟其他官员们一样。<br />
你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还替他说话?<br />
先看看自己吧!<br />
如果纪元想保住自己的名声,不让这些事公之于众,那就要听他们的话。<br />
至少在橡胶司上的事,直接保持沉默。<br />
只要他这么做了,那这些事,他们就可以不公开,不仅如此,还会让纪元去工部任职。<br />
“纪元做了那么多,不就是想要名声吗。”<br />
“名声对他来说,一定很重要。”<br />
两位国公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摆着要跟纪元做交易。<br />
是不再管橡胶司的事。<br />
还是让百姓们知道,纪元你的“真实面目”。<br />
这招数实在下三滥。<br />
可不得不说,也确实有用。<br />
皇上看了看他们,知道他们手段不算干净,但做到这种地步,还是没想到。<br />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见皇上默认,陈国公,赵国公微微一笑。<br />
解决了纪元,再熬到李首辅致仕,橡胶司也就十拿九稳。<br />
就算以后再有波折,那又怎么样,能拿几年就拿几年。<br />
被人骂也无所谓。<br />
利益才是真的。<br />
橡胶司的事,在京城朝野内外闹的沸沸扬扬。<br />
明显就要控制不住。<br />
突然之间,另一个事情传出来。<br />
纪元。<br />
贪污。<br />
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的时候,让不少人都发蒙。<br />
纪元怎么会跟贪污联系到一起啊。<br />
他做什么了吗?<br />
什么聘礼,什么养着启蒙夫子一家。<br />
什么西北的宝马。<br />
一连串的事情说的含含糊糊。<br />
要说有证据吗?<br />
那也没有。<br />
但是真的吗?<br />
又是真的。<br />
又有人道:“你们别被纪元当枪用了,他想把橡胶司从内务府要回来,要到哪?肯定是工部啊。”<br />
“那他想去哪个部门?也是工部。”<br />
他是给百姓们要回税收吗!<br />
不是!<br />
是给他自己!<br />
你们这些愚民,都被他利用了。<br />
这位才是真正的大贪官。<br />
什么青天大老爷,根本不存在。<br />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br />
纪元都听到不少风言风语。面前的太子都有些着急,再看纪元那样淡定,忍不住道:“纪元,你就不担心吗。”<br />
“要是百姓们信了怎么办。”<br />
纪元坦然道:“清者自清。”<br />
清者自清。<br />
可皇室他们找出来的证据好像没错吧?<br />
纪元确实送了三次聘礼,还送了好几匹宝马。<br />
连邬人豪都有一匹。<br />
按照他的俸禄来说,绝对买不起的。<br />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br />
都是心照不宣的。<br />
但要说清者自清,还是有点夸张了吧。<br />
太子心里竟然有种隐秘的高兴。<br />
原来纪元也是有弱点的,他也跟平常人一样。<br />
太子理直气壮了一些,认真道:“放心,这些都是小事,孤会让父皇开口,不让他们查下去,也会压下这些谣言。”<br />
“只是在橡胶司的事上,还是要缓一缓。”<br />
“至少过了今年。”<br />
现在十月份。<br />
十二月份,今年的橡胶税收就会交上来。<br />
太子的意思是,大家各退一步。<br />
皇室再拿一年的税收。<br />
明年正式移交给工部。<br />
而纪元,也会到工部做侍郎。<br />
这样的话,事情就平了。<br />
太子认为,这是对所有人都好的选择。<br />
至少国公那边,他已经商量好了。<br />
纪元并未再说,心道,明年李首辅致仕,他就要从首辅位置上退下来。<br />
到时候没了李首辅,皇室愿意交上来才怪。<br />
他们分明是想稳住自己,解决了李首辅,让橡胶司一拖再拖,就跟往年一样。<br />
纪元摇头,反而道:“不是这个意思。”<br />
“殿下,此事还请继续查下去。”“便是陈国公他们不查了,微臣也要让他们查。”<br />
“微臣清清白白,并不害怕。”<br />
“橡胶司还是尽快转到工部吧。”<br />
“此事才不能拖下去。”<br />
纪元的话传出去,气的皇室简直跳脚。<br />
如果说纪元的态度就够让人厌恶,那他赋闲在家写的一篇文章,才更让人吐血。<br />
《论橡胶的生产与制作,以及橡胶归属问题。》<br />
纪六元写的文章,立刻风靡京城。<br />
这篇文章从橡胶的不同品种,再到不同的应用范围,还有生橡胶跟熟橡胶之间的区别,以及应该属于哪种税收都做了详细的解释。